?1小時直達雄安新區、天津市,35分鐘直達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和唐山市,15分鐘直達北京首都國際機場——近日,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綜合交通樞紐又有了新進展。
據京投公司消息,截至今年3月底,副中心站樞紐主體工程土方施工接近完成,結構完成至87%,最具標志性的“京帆”屋蓋已有2片亮相。
根據計劃,城市副中心站樞紐預計于2024年12月底完成結構施工,2025年開通投入使用,開通初期將接入地鐵6號線、平谷線,京唐城際鐵路等三條軌道交通。
年內實現主體結構完工
作為城市副中心重點工程,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綜合交通樞紐的建設進度正在穩步推進。京投樞紐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截至2024年3月底,副中心站樞紐工程完成固定資產投資約10.2億元。該工程自2019年開工以來,連年超額完成市政府下達的重大項目投資任務,目前已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超過173億元。
據悉,截至目前,該工程已返崗近6800人。主體工程土方施工接近完成,結構完成至87%。
其中,樞紐工程鐵路站房區域已完成土方結構施工,正開展二次結構、主體結構機電管線安裝施工,同時開展市政配套管廊、匝道結構等施工。“京帆”屋蓋鋼結構施工已完成2片,第3、4片鋼結構施工正在進。城市軌道區域正在進行城市通廊和6號線換乘通道施工。綜合交通樞紐附屬配套區域正在進行結構施工。
從該工程指揮部的三層平臺俯瞰建設中的樞紐工程,房屋的鋼結構正逐漸變得密集,像“拼積木”一樣,一點點將這座超大型的交通樞紐由藍圖變為現實。
未來,該樞紐將集成2條城際鐵路(京唐城際、城際聯絡線)、5條城市軌道交通(6號線、平谷線、M101線、M104支線、S6線)、1條骨干鐵路(京哈鐵路)、1條市郊鐵路(市郊鐵路副中心線)和15條公交接駁線路,這些線路都將分層排布在樞紐的不同區域中。
十片“京帆”把陽光引入地下
最具標志性的“京帆”屋蓋也有了新進展。施工現場,兩片“京帆”已經浮出地面,第3、4片鋼結構施工正在進行。副中心站交通樞紐的主體部分都在地下,這幾片“京帆”堪稱是整個樞紐的“窗口”。
京投樞紐公司建設管理部相關負責人介紹,根據規劃,“京帆”屋蓋設有七片“主帆”和三片“輔帆”,下方容納車站屋蓋、城市景觀、公共客廳等多種城市功能。
據悉,作為唯一的地上建筑表達形式,車站屋蓋的整體方案也需要從技術上解決引入陽光、滲透站臺的功能性問題,在這樣的背景下,“京帆”屋蓋方案應運而生,旨在運用現代化的設計手法,形成片片展開、連綿靈動的“京帆”形象,致敬歷史上通州“千帆競連、百舸爭流”的繁榮景象。
上層是由張拉膜面層、鋼結構及遮陽金屬板組成的帆面,下層是ETFE氣枕膜組成的屋面。京帆雙層體系有效引入外部自然光,大大增加了地下公共區自然采光可滿足舒適照度的室內面積,減少了直射光、眩光引起旅客視覺不適的可能性。經測算,全年可節約采光能耗約48.6萬千瓦時,相當于130個四口之家一年的用電量。
4條匝道7條坡道連接城市道路
工程建設中,城市副中心站樞紐工程創造了多項紀錄,使用了許多有特點的施工方法。在副中心站樞紐工程的一處建設現場,一條不斷有列車駛過的鐵軌下方,預制框架橋已經基本建設完成,鏟車、挖掘機正在清理著沙土。
這座預制框架橋所搭建的通道正是下穿京哈鐵路、連接城市道路與副中心站樞紐的一條坡道(T4坡道),未來樞紐建成后,將有4條匝道和7條坡道與城市道路相連接。
京投樞紐公司市政工程部相關負責人介紹,下穿京哈線的T4坡道預制框架橋頂進施工已基本完成。這一工程的重點、難點就在于要滿足既有鐵路運行不能中斷的前提,施工要十分細致,避免對列車運行造成不利影響。
這座預制框架橋從3月23日開始啟動液壓系統推進,經過216個小時的安全平穩推進,在鐵路京哈線保持運營的情況下,安全完成施工。
據悉,由于副中心站樞紐緊鄰鐵路京哈線,工程建設中涉及9處下穿京哈線的框架橋工程,目前均已全部順利完成施工,為副中心站樞紐工程在2024年底前開通配套道路、匝道創造了條件。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