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隨著最后一節鋼軌在京華東道站右線完成焊接作業,全線2.586km的軌道實現“無縫銜接”,天津地鐵5號線調整工程全線軌通,為后續列車上線調試等工作提供了先決條件,也為年內開通運營打下了堅實基礎。
地鐵建設中的“軌通”,分為“短軌通”和“長軌通”。其中“短軌通”是指將一段段25m標準長的軌道全部完成鋪設,形成一條連續的軌道;而“長軌通”則是把一根根鋼軌進行無縫焊接,從而具備跑車調試條件。
為保障順利鋪軌,地鐵集團組建工作專班,與各參建單位協同做好現場監督,通力合作化解場地狹小、交叉施工等難點、堵點。組織運用移動式鋼軌閃光焊機,日焊軌長度約500米。通過除銹、焊接、正火、粗打磨、仿型、超聲波探傷等工序,最大程度保證軌道平順度。同時,嚴格落實各項通風措施,實行值班人員24小時在崗安全管理,嚴守安全質量底線,確保了關鍵節點順利完成。
天津地鐵5號線調整工程是連接津靜市域(郊)鐵路與中心城區軌道線網的重要“咽喉”,北起既有地鐵5號線李七莊南站,向西延伸至京華東道站,線路全長1.293km,設京華東道站(半地下車站)1座,建成通車后可在京華東道站實現地鐵5號線與津靜市域(郊)鐵路的同臺換乘,進一步加速靜海地區與中心城區的互聯互通,促進區域融合發展。
截至目前,地鐵5號線調整工程車站及區間地下部分主體結構已完成,地下結構內房間砌筑已完成,全線鋪軌已完成,設備安裝完成30%,車站裝飾裝修完成5%。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