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4日上午,隨著首塊側板預制塊吊裝就位,青島地鐵9號線首座裝配式車站城子站正式開始拼裝。城子站預制構件分側墻、頂板、中板、立柱、縱梁5種類型,最大構件為坦拱頂板,重量約103.3噸。
據悉,青島地鐵9號線線路全長16.36公里,共設車站13座,其中兩座為裝配式車站。裝配式車站施工被形象地比喻成“搭積木”。車站主體預制構件在工廠內完成流水化生產,然后被運到施工現場拼裝。地鐵9號線城子站由中鐵(上海)投資集團總承包、中鐵三局施工建設,位于城陽區城陽路與繡城路交叉口,車站全長210米,為地下兩層明挖島式車站,其中公共區6-25軸采用預制拱形裝配式結構長度142米。車站設有4個出入口(1個預留出入口),兩組風亭,1個安全出入口。車站支護結構采用地連墻+內支撐體系。
城子站預制構件分側墻、頂板、中板、立柱、縱梁5種類型,最大構件為坦拱頂板,重量約103.3噸。與傳統現澆結構地鐵車站相比,裝配式車站具有諸多優勢:更安全,現場施工人員由150人減少為30人,取消了大量模板腳手架安拆、鋼筋綁扎焊接等環節,施工風險大大減少;更優質,預制構件工廠化加工、標準化拼裝,實現了混凝土自防水;更高效,一座標準裝配式車站可節省工期4-6個月;更綠色,一座標準裝配式車站可節省鋼材約800噸、木材800立方米,可減少施工廢棄量50%,減少碳排放量約4158噸,減排20%。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