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景曜科技完成了由深創投和鐵投巨石聯合領投的近億元A++輪融資,金雨茂物、礪明創投與華源投資跟投。景曜科技主要研發、生產集高精度3D機器視覺、多模態感知、SLAM、力位混合控制等多項技術于一體的自適應機器人(300024)產品,并將其應用于軌道交通巡檢、能源電力監控、倉儲物流搬運等領域。
列車智能巡檢機器人
景曜科技在軌道交通行業引進3D機器視覺檢測技術并與機器人結合,能在大型零部件的維保環節更精準地檢測到不同程度的故障與缺陷,具有市場競爭優勢。景曜科技的3D機器視覺檢測技術已在軌道交通領域應用超過7年,覆蓋了車輛日檢、廠修/段修、車輛/軌道在線檢測和隧道施工的鐵路軌道交通全場景,相繼研制出應用于枕簧、承載鞍、斜鍥、列車智能巡檢等多項關系軌道交通列車安全運行、維護修復的智能裝備和復合機器人產品。
列車智能巡檢機器人,主要通過3D機器視覺、多功能復合型機械臂、全向自主驅動底盤、SLAM導航、無線通訊等技術,對軌道交通車輛底部、側面進行整體主動巡檢,采集車底、車側各部位的關鍵零部件進行分析,對零部件的狀態智能診斷,并將分析結果及時上報。檢修人員可基于檢測結果對問題部件進行修理維護,能夠有效的提高檢修效率,減輕人工勞動強度,降低檢修成本,實現車輛檢修從“人檢人修”到“機檢人修”的轉變。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