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由中鐵八局承建的重慶重要南北向結構性干道沿山貨運通道一期控制性工程—文峰山1號隧道左線出口端順利進洞。
重慶沿山貨運通道(新圖大道),是重慶市一條重要的南北向結構性干道,擔負著串聯中梁山兩側鐵路站場、過山通道和交通樞紐的重要任務,是疏通城市交通的主要通道,也是連接快速路的主要常速道路,著力解決工業和物流貨車出行。
記者今天現場看到,沿山貨運通道(新圖大道)核心區一期工程先行啟動段,位于重慶市高新區中梁山西側,南起松嵐湖立交(高盛大道),北至西山立交(坪山大道),路線全長約16.1千米,共劃分為四個標段。其中由中鐵八局承建的II標段長約4.86千米,道路等級為城市主干路,設計速度60公里/時,雙向8車道,標準路幅寬度為39.25米。
該項目負責人告訴記者,本次進洞施工的文峰山隧道設計為上下分離式,單洞四車道大跨度隧道,隧道全長2.87千米,是全線控制性工程,采用“CD法”和“雙側壁導坑法”進行施工。由于隧道圍巖差,等級為IV級和V級;單洞斷面面積達250.33平方米,為超大斷面;左右線結構間距為18~40米,為小凈距隧道。且該隧道結構與正在建設的白市驛隧道斜交,位于白市驛隧道頂上方約17~20米,相互影響極大。
據悉,為確保隧道順利進洞,項目部針對隧道小凈距、跨度大、圍巖級別差、超大斷面、與正在建的白市驛隧道交叉施工等重難點問題,對現場進行詳細勘察,結合施工圖紙,召開專題會議研究制定了專項施工方案,嚴格在施工前對工人進行安全技術交底,并在現場設立黨員突擊隊、青年突擊隊,對現場的安全質量進行動態監督。下一步,項目部將嚴格遵循“管超前、嚴注漿、短開挖、強支護、快封閉、勤量測”的施工原則組織施工,確保施工的安全和質量。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