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首個25米長軌排在兩臺龍門吊的協調作業下穩穩降至軌排井,標志著長春軌道交通2號線東延工程全線鋪軌正式拉開序幕,開始全線沖刺“軌通”“電通”兩大節點。
走進軌道交通2號線東延工程三道村東站鋪軌基地,鋼筋加工棚里鋼筋、鋼軌、軌枕和扣件等物料擺放整齊。在軌排拼裝區,施工人員正在將鋼軌和枕木進行組裝。
中建安裝長春軌道交通2號線東延工程六工區鋪軌項目基地隊長劉彥召介紹,25米鋼軌鋪設好,需要42根枕木,每根枕木之間的距離大約是65厘米。軌排拼裝好后,需要兩臺龍門吊協調作業,將軌排放置到軌排井里,然后進行軌排架設。
“軌排進入道床后,必須用鋼筋網將其綁扎,再進行水溝模板安裝。”劉彥召坦言,鋪軌工作看似簡單,其實工序繁雜,需要工作人員格外認真細致,對軌排位置不斷精調,盡量減少誤差,最后才能進行道床混凝土澆筑、道床灑水養護。
鋪軌的基本工作結束后,施工人員仍需繼續作業,在隧道兩側進行環網架設及軌道接觸網的鋪設工作,區間消防水管安裝、疏散平臺安裝也必不可少。
如此緊張有序的施工,離不開項目部的提前規劃和科學部署。中建安裝負責長春軌道交通2號線東延工程全線23.96千米的軌道工程、系統機電及弱電施工建設任務。線路上共設置三道村東站、蓮花山出入場線兩處鋪軌基地。
據了解,三道村東站鋪軌基地占地約8000平方米,是全線軌道鋪設的指揮調動中心,承擔著鋪軌工程長鋼軌、軌枕、扣配件及道岔等材料的存儲、轉運、組裝任務。在鋪軌過程中采用中建安裝自主研制的智能打孔機器人、智能軌排拼裝設備等先進技術和設備進行鋪軌作業,“目前每天能鋪設100米左右的軌道,預計2024年下半年實現全線軌通。”中建安裝長春軌道交通2號線東延工程六工區項目經理張震剛說。
軌道交通2號線東延線是2號線和9號線的連接線,線路起自軌道交通2號線東方廣場站,全長10.6公里,共設車站6座,均為地下站,其中趙家崗東站為2號線與9號線的換乘站。目前三道村西站、三道村東站、趙家崗西站、趙家崗站4座車站已封頂,趙家崗東站計劃今年9月底封頂,5個區間已雙線貫通3個。該項目建成后,可實現軌道交通2號線與9號線互通互聯,使城市空間格局更合理,百姓出行更便捷。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