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的春天,春雪不期而至,祁連山下一派白雪皚皚的北國風光。在位于寧纏埡口北坡海拔3733米的祁連山2#隧道豎井施工現場,伴隨著機器的轟鳴聲,工人們正在忙著為祁連山2#隧道通風豎井主體結構施工做充分準備。
雪落祁連(央廣網記者 汪曉青 攝)
記者從青海省交通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青海省交控集團)獲悉,祁連山2#隧道是國道569曼德拉至大通公路寧纏埡口至克圖段公路工程控制性工程之一,也是青海省首座高瓦斯特長公路隧道。為有效解決特長隧道、高瓦斯隧道施工期和運營期通風難題,隧道設計全射流縱向通風+專用豎井排煙的通風方案,豎井就相當于垂直設置的一根“煙囪”,主要起到排煙、排氣、通風作用,將外面的新鮮空氣送入隧道內,同時將隧道內氣體從井口排出,形成循環“呼吸系統”。
祁連山2#隧道項目施工現場(央廣網發 青海省交控集團供圖)
隧道豎井設置在主洞左線,深218m,豎井斷面采用結構受力較好的圓形斷面,內徑5.4m。根據設計地勘結果,豎井施工區地層巖性為泥盆系強風化砂巖夾泥巖,受斷層影響,豎井施工時井壁穩定性極差,易產生塌井現象。為確保豎井在施工過程中符合質量安全要求,項目多措并舉,加強施工工序控制,編制豎井施工、通風、有毒有害氣體監測等各類專項方案,在施工過程中嚴格按專項方案實施,確保施工安全質量受控。同時,在施工中嚴把質量關,加強原材料進場管控,杜絕未檢先用現象,采取措施保證材料使用的可追溯性,加強精細化管理,加大拱架加工及安裝工藝改進力度,采用全站儀保證鋼架安裝準度等。其次,擰好生產“安全閥”,做好安全培訓交底,工藝上對整個井架提升系統進行抗傾覆驗算,嚴格進行鋼絲繩拉斷試驗、鉤頭及銷軸處無損探傷檢測等,并開展豎井超前地質預報及監控量測工作。
祁連山2#隧道項目施工現場(央廣網發 青海省交控集團供圖)
據悉,為持續加快隧道施工進度,項目辦實施“日調度”管理機制,對豎井預防機制建立、風險管控、質量安全、應急管理、標準化建設、評優創先、智慧工地建設等方面進行全面審查把關,確保祁連山2#隧道通風豎井建設任務有序推進。截至目前,祁連山2#隧道豎井臨建工程完成90%,豎井主體鎖口、鎖扣圈施工完成。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