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經630天的艱苦奮斗,5月20日上午,由中鐵二院勘察設計、中鐵十四局集團承建的渝湘高鐵重慶至黔江段慈母山隧道順利貫通,比計劃工期提前334天,為該段鐵路架梁通道的打通和按時通車奠定了堅實基礎。
慈母山隧道全長2060米,最大埋深75米,為高速鐵路單洞雙線隧道。該隧道地勢波動起伏,整體地貌復雜,下穿六縱線、石油管線、市政道路、軌道交通6號線及建筑物,圍巖變形控制要求高。 ? 據中鐵十四局集團渝湘高鐵項目負責人介紹,為確保慈母山隧道安全順利貫通,施工中采用地質雷達、超前水平鉆探等先進科學探測手段,及時掌握隧道地質狀態,確保工程推進穩定可控。
同時,項目部對安全質量進度工作全面細化,嚴格按照“先探測、管超前、短進尺、弱爆破、緊襯砌、快封閉、勤量測”的原則,用“短、緊、快、勤”模式,科學安排,精心管理。施工中項目積極響應建設單位要求,采用“36m超長仰拱棧橋+分倉澆筑小車”“襯砌臺車可視化端頭模板+軟搭接”“新型養護臺車”等先進工藝工裝,不斷提高安全質量管理水平。 ? 渝湘高鐵重慶至黔江段是國家規劃“八縱八橫”高鐵網中廈渝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重慶“米”字形高鐵網中東南向高鐵通道。
???????
項目設計時速為350公里,起于重慶,經巴南、南川、武隆、彭水,終點至黔江,正線全長269.5公里,建成通車后將顯著加強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與長江中游城市群、海峽西岸城市群的快捷聯系,填補渝東南武陵山區城鎮群高鐵空白,實現重慶主城都市區與渝東南武陵山區城鎮群1小時高鐵聯系。對重慶區域協調發展,促進沿線旅游資源轉化為經濟資源具有重要作用。 ? 對深入實施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完善高速鐵路網布局,加快形成重慶至廈門的高速鐵路主干道,帶動沿線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