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6日,張吉懷高鐵開通運營一周年。一年來,全線累計發送旅客554萬人次,月均開行動車480對,方便了群眾出行,推動了沿線旅游資源開發和鄉村振興。
張吉懷高鐵開通前,從吉首開車前往長沙需要5個多小時。如今,坐高鐵從吉首到長沙,最快只需2個小時。數據顯示,張吉懷高鐵開通以來,開行列車從初期一天24趟次增長為最高峰日101趟次,發送旅客從初期一天5000人次,增長為最高峰日4.7萬人次。安全便捷的高鐵打破交通掣肘,成為眾多旅客出行“最優選”。
作為“八縱八橫”高速鐵路網的區域連接線,張吉懷高鐵北接黔常鐵路,南連滬昆高鐵、懷衡鐵路,將沿途天門山、猛洞河、乾州古城、芙蓉鎮、矮寨·十八洞·德夯大峽谷、鳳凰古城等數十個A級景區和數百個世界級、國字號生態文旅品牌串珠成鏈,打造了一條黃金旅游大通道。
在“高鐵+旅游”新模式帶動下,“網紅”景點成為人來人往的“常紅”景點,“過境”旅客變成流連忘返的“過夜”旅客,“快旅慢游”成為湘西旅游新時尚。數據顯示,張吉懷高鐵開通以來,湘西地區接待游客人次增長52.2%,門票銷售額增長82.9%。
交通條件發生巨變,張吉懷高鐵沿線形成了產業互補、人員互通的鐵路經濟帶,鄉村振興駛入快車道。今年前三季度,湘西州招商引資到位資金154.9億元,同比增長38.9%,增速居全省第一。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