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4日,隨著一聲炮響,由中鐵十八局承建的丹寧高速公路項目高壩隧道右線順利貫通。
參建人員慶祝隧道貫通
作為全線唯一一條三車道隧道,高壩隧道既是連接高壩南樞紐的“咽喉”要道,也是實現丹寧高速和福銀高速相互轉換的“牛鼻子”工程。在商洛市高速建設協調辦、山陽縣丹寧高速協調辦及高壩店鎮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幫扶下,該隧道右線比預定節點提前1天完成貫通,為實現全線通車目標奠定了堅實基礎。
據了解,丹寧高速公路項目高壩隧道右線長379.5米,最大埋深108.5米,設計時速100公里,隧道進口段地形復雜,洞口施工面與既有道路高差大,邊坡便道陡峭,致使隧道各作業面施工空間狹小,嚴重影響工作效率,給現場施工帶來較大風險和難度。
開展班前講話
面對施工難題,中鐵十八局丹寧高速公路項目緊鑼密鼓開展勞動競賽,科學組織,倒排工期,明確節點目標,加大獎罰力度,全面掀起施工大干熱潮;在該隧道洞口處修筑“之”字形便道,連通既有道路與隧道施工工作面,提高施工速率;堅決貫徹標準化施工理念,配備專業化施工隊伍和機械設備,動態優化施工工藝,保證隧道開挖的穩定性和連續性;加強現場督導和過程管控,嚴把安全關、質量關、進度關,發揚連續作戰精神,安全、優質、高效地推進隧道掘進任務。
丹寧(丹鳳縣—寧陜縣)高速公路屬于陜西省“兩環六輻射三縱七橫”高速公路網新規劃的18條聯絡線之一,自東向西依次連接滬陜、福銀、包茂、十天、京昆5條國家高速公路,涵蓋川陜革命老區,串聯陜南3A級以上景區86個,全長222公里,直接涉及2市5縣20多個鄉鎮。建成通車后,可以增加商洛、安康兩市的出口通道,進一步密切商洛、安康與陜南其他市縣區以及臨近的四川、重慶、湖北、河南等省之間的聯系,對于完善陜西省區域交通路網體系,促進川陜革命老區鄉村振興,帶動沿線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