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上午,隨著試驗列車從蘭州新區站駛出,標志著銀(川)蘭(州)高鐵甘肅段聯調聯試工作結束,正式進入運行試驗階段。
銀蘭高鐵甘肅段運行試驗,將在蘭州新區站至北灘站之間進行。主要通過列車運行圖參數測試、故障模擬和應急救援演練以及按圖行車試驗等3大項測試,為列車運行圖的鋪畫提供標尺和依據,檢測高鐵線路各系統在正常與非正常條件下運輸組織的適應性,驗證行車組織方式能否滿足運營要求,檢驗設備故障、突發事件和自然災害等條件下的應急響應能力,來完善科學合理的運輸組織方案。
中鐵十四局承建的尖山隧道全長6002米,最大埋深519米,是甘肅段最長、埋深最大、唯一富水、存在高地應力的隧道,穿越7條破碎帶,地質構造復雜、施工難度大、安全風險高,四、五級圍巖達到90%以上。
銀蘭高鐵尖山隧道
針對復雜多變的地質圍巖,建設者采用TSP、地質雷達、紅外線探水、超前水平鉆、加深炮孔、地質素描等方式,對隧道前方掘進地質條件進行超前綜合預報,為隧道施工提供指導和技術參數修正。同時,他們在施工過程中做到初期支護早封閉,仰拱與二次襯砌緊跟,嚴格控制施工安全步距,采取掌子面超前支護、開挖支護“一循環,一方案”、拱架鎖固局部增設大鎖腳等措施,確保了隧道安全貫通。
銀蘭高鐵是我國“八縱八橫”鐵路網京呼銀蘭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甘肅段運行試驗將持續30天,預計全線于今年12月底開通運營。屆時,銀蘭高鐵不僅將成為寧夏與甘肅兩省區省會城市之間的首條高速鐵路,也為我國西北地區連接華北、東北地區提供了一個新的快速客運通道,對于推進西部大開發、促進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