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設三年攻堅行動碩果頻傳。記者3日從青島地鐵集團獲悉,參照《環境影響評價公眾參與辦法》要求,開展青島市地鐵8號線(山東路-鞍山路)交通結建工程環境影響報告表(征求意見稿)的公示工作。文本內容為現階段環評成果,下階段將在聽取公眾、專家等各方面意見的基礎上,進一步修改完善。
根據現階段工程方案,山東路連續流主干路南起澳柯瑪立交以北,北至鞍山路交叉口;杭鞍高架主線為高架敷設形式,沿用現狀道路線形,工程西側起點位于鞍山三路附近(只涉及地面輔道建設工程,杭鞍高架以北不涉及建設工程),東側終點至現狀南京路上匝道實施終點。工程由主線、輔道和高架匝道組成,全長約2.2km。主線和地面輔道為連續流主干路,高架匝道為城市快速路,主線為地道工程,全長910m(閉合段長580m),地面輔道伴行。本工程山東路連續流主干路采用雙向六車道,杭鞍高架快速路采用雙向六車道,主要交叉口進行渠化設計。本項目工程內容主要包括道路工程、橋梁工程、地道工程、管線工程、景觀工程、照明系統及其他附屬工程等。征求公眾意見的公眾范圍:受項目影響的公民及工程附近的單位、團體,征求與本項目有關的環境保護方面的意見和建議。主要事項包括公眾對本項目的了解程度及對本項目的態度;對本項目所在區域的生態、水、氣、聲、振動、固廢等環境質量的看法,存在哪些主要環境問題;本工程的主要問題以及可能對周圍環境影響的看法;對本項目建設期和運營期擬采取環境保護措施和環保管理意見或建議。市民有意見建議,可以聯系青島地鐵集團有限公司袁工,傳真為0532-58625001。
根據環評公告,本項目不涉及生態保護紅線。此外,為貫徹落實國家和省、市關于海綿城市建設的理念,本工程按照《青島市海綿城市道路建設技術指南》(試行)相關要求,通過設置透水鋪裝、植草溝、下沉式綠帶、下沉式綠籬帶相結合的工程措施,對雨水進行綜合利用,最大限度完成海綿城市對年徑流總量控制率的要求。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