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由成都地鐵運營公司提供
10月17日,成都地鐵8號線二期首列車在成都長客新筑軌道交通裝備有限公司正式編組下線。據悉,這是成都地鐵最輕的A型車。
據介紹,作為8號線一期的延伸線路,其列車依舊保持著一期列車的“優良傳統”——低碳綠色、降耗節能,整體車型、外觀涂裝、列車編組均與一期保持一致,除車體沿用輕量化鋁合金材質以外,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列車座椅擋風板由鋼化玻璃更換為更輕、更安全的PC材質,進一步降低列車自重,這也使得8號線二期的列車成為成都地鐵最輕的A型車。
據成都地鐵運營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8號線二期列車在總結8號線一期列車設計和運用經驗的基礎上,按照“以人為本、科技智能”的理念進一步進行優化改良,其“新添置”的多項設備技術,將助力運營管理及服務水平進一步提升。
首先是信息渠道更多元。為提升乘客在地鐵列車空間內多媒體信息獲取能力,每節車廂車體側墻安裝了4臺電子廣告顯示屏,可實現多媒體信息自動播放、循環播放、定時播放等多項智能功能,進一步提升乘客視覺觀感和信息獲取能力。
其次是乘車更舒適。車體內部采用酚醛樹脂地板,提升各項性能參數,在隔音降噪等性能方面均有所提高。同時,空調系統采用全變頻空調,采用仿生葉輪設計、優化風道結構,在降低空調能耗的同時可進一步降低空調運行噪音,提高乘客乘車舒適度。
最后是維保更智能。列車配有軌道智能巡檢系統、走行部在線監測及受電弓大電流監測裝置,可以通過建立數據分析模型,對列車運行軌道、走行部等部件狀態、故障情況進行全方位診斷分析,為維保檢修提供數據支撐,進一步提高列車運營可靠性。新增網絡安全審計設備,可對列車網絡安全進行全方位實時監控,確保列車信息傳輸的安全性、可靠性。
“通過每日梳理進度、狠抓落地,200余名生產人員留駐崗位、閉環管理,實現了重要工序生產如期完成。”相關負責人介紹,為更好地激發員工干事熱情、提升生產成效,成都地鐵聯合車輛生產基地舉辦了8號線二期專項勞動競賽暨工作室共建活動,著力把雙方工作室建成集技術攻關、科研創新、成果共享、學術交流、人才培養為一體的多功能優質平臺,共同為8號線二期車輛生產把好質量關、打好進度戰。接下來,成都地鐵將錨定年度目標,加壓奮進,全力以赴拼經濟搞建設抓發展,高質高效推動新線籌備各項工作。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