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5日,記者從大連地鐵施工現場得到消息,由中鐵上海工程局集團城市軌道交通工程分公司承建的大連地鐵5號線03標項目石葵路站1號風井二襯結構頂板以及A出入口上臺階兩項工程提前十天完工,為后續大連地鐵5號線順利開通運營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
大連地鐵5號線石葵路站是地下雙層島式車站,車站附屬結構包括風亭和出入口通道,車站共設2組風亭,3個出入口,1個無障礙電梯,1個安全出入口。1號風井設計深度34米,斷面尺寸長15米、寬10.1米,采用倒掛井壁法施工,內設直徑457毫米的鋼支撐,二襯結構由下至上共分4層。為保證履約,項目部精心組織,合理調配資源,加大投入,解決了受多次疫情影響前期作業人員不足、周轉材料等資源配置不到位、為臨近標段提供盾構吊出條件制約進度等問題,確保了施工形象進度按計劃有序推進,在原定5月15日風井封頂的節點上提前10天完成施工任務。
石葵路A出入口位于車站西北側,解放路與大連市二中教學樓之間。總長106米,其中暗挖段總長78米,下穿大連市二中校門,緊鄰解放路,學校放學期間人員密集。出入口暗挖段拱頂埋深淺,管線密集,地質條件差,周邊環境復雜,地面設備作業空間有限,施工風險高,組織協調難度大。面對復雜的施工條件,大連地鐵5號線03標項目積極主動組織辨識施工中存在的風險因素,優化施工方案,確保了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通過大連地鐵5號線03標項目的不懈努力,在業主、監理、設計院等單位的協調幫助下,經過無數個晝夜的奮戰,石葵路站A出入口上臺階順利貫通,為后續大連地鐵5號線順利開通運營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