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人員加速打通中間井北側洞口,迎接“京華號”駛入。
近日,北京東六環(huán)改造工程西線隧道內的“京華號”盾構機已安全掘進4.7公里,順利抵達位于潞陽橋側的中間井北側洞口。接下來,“京華號”將正式駛入中間井檢修維護,至此東六環(huán)改造西線工程過半。
“京華號”盾構機近6層樓高,長150米,總重量達4300噸,經過一年多地下掘進,即將進入中間井停靠保養(yǎng)。目前這臺地下巨無霸就停靠在中間井地連墻北側。工人師傅正在地下30多米的平臺處緊張作業(yè),切割鋼筋,駕駛挖機拆除墻體,加速打通北側洞口。
中間井基坑深達40米,南北長24米,東西寬27米,南北兩側各有一處圓形洞門,目前由地連墻覆蓋。據現(xiàn)場技術人員介紹,地連墻是修建中間井基坑時保護結構安全穩(wěn)固的墻體,由兩層鋼筋混凝土組成,厚達1.5米。破除地連墻洞門后,盾構機方可駛入中間井,在完成接收密封鋼板焊接后,進行盾構機及附屬設備檢修。
由于所處地層屬于富水砂層,地下水位為負10米,所以基坑可能面臨涌水涌沙的風險。為此,施工方在基坑加固區(qū)內外打了11口井,抽水減壓降低水位。還聯(lián)系了3家單位24小時監(jiān)測加固區(qū)墻體沉降,并在洞門環(huán)處加裝了安全氣囊,確保盾構機和中間井安全。
“京華號”主機盾體進入中間井后,泥漿管路相關設施將是檢修的重點。據介紹,盾構機保養(yǎng)更換部件主要包括刀具、盾尾刷、泥漿管道、開挖倉管路等。完成檢修后,施工團隊將拼裝負環(huán)管片并前移,破除南側始發(fā)洞門,盾構機借助管片進入始發(fā)洞門后,接著完成泥水建倉、始發(fā)密封鋼板焊接等工作,從而實現(xiàn)“京華號”二次出發(fā),繼續(xù)向前開挖2.6公里到達萬盛南街南側接收井并完成掘進。
據了解,東六環(huán)改造工程將既有東六環(huán)路改為地下雙向六車道,地面以上原有東六環(huán)主路將建成高線公園。工程南起京哈高速立交,北至潞苑北大街,路線全長約16公里,其中入地改造段9.2公里,包含7.4公里盾構隧道及隧道內6座橫通道,是我國北方最大的盾構隧道。該工程計劃于2023年12月建成通車,建成后將大幅緩解東六環(huán)路交通擁堵,對提升北京市交通服務水平,促進京津冀區(qū)域交通一體化等具有重要意義。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xiàn)。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fā)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guī)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tài)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guī)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