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凌晨4時,經過建設者20多個小時的連續澆筑施工,由中鐵十八局承建的太原軌道交通1號線迎澤東大街站首段底板混凝土順利澆筑完成,標志著太原軌道交通1號線重難點控制工程迎澤東大街站取得階段性突破,車站主體結構施工序幕正式拉開。
迎澤東大街站位于太原市迎澤東大街與黑土巷路交叉口西側,沿迎澤東大街東西向路中敷設,為五層三跨島式車站。車站長度174米,標準段寬22.5米,底板最大埋深約42.1米,相當于12層樓的高度,是全線24座車站中層數最多、開挖最深的車站,也是山西省目前最深的地鐵站。
迎澤東大街站處于太原東山地區,地勢較高,與其相鄰的太原站東廣場站及建設北路南站高差較大,而地鐵運營時有縱向坡度千分之三十限制,也就是每1000米高度抬升不能超過30米。為保證地鐵運營安全穩定,迎澤東大街站設置為地下五層車站。
“未來,迎澤東大街站的地下一、二層將設置為商業層,地下三、四層為站廳設備層,地下五層為站臺層。”中鐵十八局集團太原軌道交通1號線105標項目負責人丁飛介紹,此次施工的底板長18米、寬22.5米、高1.1米,設計澆筑混凝土532.5立方米。澆筑混凝土從8月28日凌晨5時開始,歷時23小時,于8月29日凌晨4時順利完成澆筑任務。
為確保此次首段底板主體結構順利完工,中鐵十八局施工團隊克服施工場地狹小、主體結構復雜、雨季和酷暑的極端天氣等問題,高度重視施工安全和工程質量,積極籌備,合理組織,精細謀劃。團隊通過完善安全生產相關制度,推行“領導帶班”“每日班前安全講話”等工作流程,提升全員安全意識,以制度、流程剛性約束,確保施工生產安全有序推進;嚴格安全監督管理,通過“周檢”“月檢”和不定期抽檢,做好鋼筋、混凝土等常規工序的檢測,保證施工過程中每個環節符合設計要求和實際操作規范;嚴格質量過程管控,在澆筑過程中,嚴格把控澆筑時間、澆筑速度、混凝土振搗等關鍵工序,實現質量控制目標,確保底板順利澆筑。
太原軌道交通1號線工程建設方投資集團負責人介紹,力爭在今年年底實現全線21座新建車站中的17座車站封頂,完成全線盾構區間總工程量的60%以上。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