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運營分公司維修中心供電二車間接觸網專業團隊研發的“一種接觸網電動除冰鎬頭工具”和“開合式接觸網除冰工器具”獲得國家實用新型專利授權(專利號ZL 2022 2 0070253.6、專利號ZL 2022 2 007129.9)。
鑒于南昌地區天氣環境情況,冬季天氣濕度大、冰凍雨雪天氣較多,可能導致接觸網結冰無法正常供電,影響列車正常運行。目前接觸網結冰采用人工敲砸除冰的方式,除冰工具有限,費力費時,效率低下,如何提高接觸網檢修人員除冰的效率顯得迫在眉睫。
針對此問題,南昌地鐵運營維修中心接觸網專業人員反復測試和研究,在除冰工具上不斷探索和改進,從最開始缺乏除冰工具器到設計出人工除冰五輪、三輪校直器除冰等工具,再到專用的開合式接觸網除冰工具和電動除冰鎬頭工具。與傳統的除冰工具相比,新型接觸網除冰工具不僅成本低廉、且易操作。該工具對接觸架空線路的覆冰情況較于舊有工具具有機械優勢和電能優勢,能做到高效去除,處理冰凍冰殼更加快捷、便利,不僅節省人力成本,也加快搶修速度縮小災害影響。
兩項專利的授權,體現了南昌地鐵運營人的創新能力,發揚了自主創新精神。下一步,運營分公司維修中心將繼續開展深入研究,應用推廣,實現創新成果的快速轉化,推動南昌地鐵運營高質量發展。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