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河南省財政廳聯合發布了《關于公布第二批河南省工業互聯網平臺培育對象考核驗收結果的通知》,由中鐵裝備承建的全斷面隧道掘進裝備行業工業互聯網平臺(以下簡稱“平臺”)順利通過考核驗收,被正式認定為河南省工業互聯網平臺。此前,中鐵裝備已先后入選了2020年國家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試點示范名單、2021年國家工業互聯網平臺創新領航應用案例名單。
全斷面隧道掘進裝備全生命周期環節多、鏈條長、角色多,具有定制化、周期長、投資大、風險大、技術密集的特點,在目前數字經濟與制造業快速融合的背景下,中鐵裝備錨定綜合保障增值服務模式的未來經濟增長點,借助工業互聯網技術打造制造、服務一體化能力,實現由生產型企業向服務型企業的價值鏈延伸轉變。
平臺以盾構大腦、盾構云市場、盾構社區、生態門戶為生態基礎,以海量豐富的工業APP和業務系統為價值出口,集成各類產業和技術要素,廣泛連接各類組織和數據,推進生產模式、管理模式和商業模式的重構,以數據驅動資源優化配置,推動產業數字化轉型,賦能行業發展。
平臺建成以來生態系統持續完善,參與主體不斷壯大,圍繞平臺形成的各種技術創新與模式創新層出不窮。孵化邊緣終端50余款、工業APP 120個,連接盾構機、TBM、頂管機等各類掘進裝備,積累數據上萬億條,服務鄭州地鐵12號線、徐州污水管道、洛寧抽水蓄能、高黎貢山、滇中引水、首山一礦等軌道、市政、蓄能、引水、礦山工程,加快推進了工程建設數字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提升。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