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電網紅巖(銅梁供服)共產黨員服務隊來到鐵佛電纜隧道,提前10分鐘打開通風設備和隧道大門,改善隧道內空氣質量,準備進入電纜隧道,開展在度夏高溫時段的地下電纜特巡工作。
近段時間,國網重慶銅梁供電公司電力電纜巡檢工們,每天高溫時段分兩次對轄區三條電纜隧道,開展特巡測溫工作,保證電纜正常運行,確保度夏期間居民可靠用電。在一般人看來,即便是在盛夏,地下室也很涼快。但實際上電纜隧道內又悶又熱,進入隧道幾分鐘便會大汗淋漓。巡檢工每天需要巡視共計2000多米的電纜隧道,每次時長均在3小時以上。隧道內高寬約3米,中間過道約1米寬,剛好夠兩個人勉強通過。電纜開閉所運行班副班長周良倫帶著班員們一前一后沿著過道前行,逐點檢查隧道強排風機、電纜外皮、煙控裝置、排水裝置、消防設施等設施是否正常。每到一處巡視點,他們便手持紅外線測溫儀,重點對電纜中間接頭進行測溫。
“顯示屏上的數據變大,就說明那段電纜溫度明顯偏高,除了需要開啟隧道內的通風設施外,還需檢查是否存在安全隱患。”周良倫介紹說。目前,銅梁新城區全面實施電纜下地工程,國網重慶銅梁供電公司電纜巡檢工們所巡視的電纜,主要負責銅梁新城區和高新區企業的供電,關系到近20萬人的用電需求。據國網重慶銅梁供電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接下來還將持續加強電力線路、設備等特巡、測溫工作,做好迎峰度夏期間電纜及通道運維保障工作,確保電力可靠供應。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