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進入隧道,就聽到嘀、嘀、嘀的異常報警聲……”。這是日前,湖北交投鄂西北運營公司監控中心機電管理員胡紹波剛進入隧道,憑著多年的工作經驗,初步判斷是車行橫洞卷簾門出現市電缺項,導致電機無法正常運行的現象。
隨后通過現場仔細排查后,該公司監控中心機電巡查小組發現的確是由于一路供電線路脫焊引起,機電巡查人員當即與機電養護單位取得聯系,迅速開展修復工作。經重新焊接后,隧道卷簾門及時恢復運行功能,前后不到1小時。
“對長大隧道缺失、壓力不足的滅火器,需要及時補充。”該公司監控中心主任劉智慧在檢查消防設備的同時,時不時與機電養護單位進行工作提示:“要確保隧道內每一具滅火器壓力值在正常范圍內”。
為深入推進黨員干部“下基層、察民情、解民憂、暖民心”實踐活動,積極回應廣大司乘安全便捷出行的現實需求,該公司結合“安全生產月”活動部署,迅速組織監控中心以及沿路各綜合巡檢辦、項目工區、監理單位,對所轄十堰、襄陽境內581公里高速公路沿線148座隧道,開展機電設施設備拉網式安全大排查。
據了解,高速公路機電設施設備在運行過程中對環境因素有一定的要求,但隨著夏季的來臨以及溫度、濕度的變化,導致日常機電故障多發、頻發。因此,做好預防性養護對機電保障就顯得尤為重要。本次排查為做到全覆蓋、不留盲點,該公司監控中心機電巡查小組采取聯合、聯動、聯查的方式,把各單位人員進行混合分成四個小組,更好的有利于查找問題,確保及時維修。整個排查歷時三天,重點從隧道消防、風機運行、報警電話、視頻監控、應急發電、車行橫洞等重點區域入手,對現場發現的機電設隱患故障,做好記錄臺賬,輕微故障當即修復,一般故障24時恢復功能,重大故障現場定方案限期銷號,有效保障了響應迅速、處置快捷。
下一步,鄂西北運營公司將始終堅持“預防為主、防消結合”的安全方針,強化隧道機電設施設備隱排查的動態管理,推進消隱除患閉合管控,確保隧道機電各系統穩定運行,全力為社會公眾出行營造良好的安全通行環境。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