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國慶假期,地鐵6號線二期工程的建設者們堅守崗位,奮戰在一線,用辛勤汗水助力城市美好藍圖加速實現。連日來,記者走訪了6號線二期工程的多個建設現場,感受施工一線不一樣的“十一”黃金周。
全線首個盾構區間實現雙線掘進
10月1日上午8時,在紅~辛區間左線隧道口,龐然大物“紅星二號”盾構機整裝待發,建設者們正在進行最后的調試。
9時許,隨著盾構機司機啟動按鈕,巨大的刀盤開始轟鳴旋轉,“紅星二號”盾構機開始朝著紅樹林站方向始發掘進。這是地鐵6號線二期工程迎來的又一里程碑時刻——紅~辛區間左線盾構機始發,標志著全線首個盾構區間實現雙線掘進。
“此次‘紅星二號’順利始發,是繼今年3月25日同區間右線‘紅星號’微泥水+土壓雙模盾構機成功始發后的又一重大進展。”紅~辛區間現場副經理王志強表示。
記者了解到,本次始發的盾構機掘進區間為紅樹林站至辛屯站左線,全長1298.977米,線路出辛屯站后,下側穿國際游艇會展中心,沿濱海大道南側景觀綠地向西敷設,在兩河橋下穿兩河,過兩河后沿濱海大道南側向西前進后接入紅樹林站。
“紅~辛區間左線涉及不均勻風化巖、富水砂層、軟硬不均地層及填土/填海共4種不良地質,下穿兩河入海口、側穿兩河橋,區間風險高,施工安全質量管控難度大。”王志強說,為確保盾構施工順利進行,青島地鐵集團西海岸建設分公司牽頭各參建單位組織精銳力量成立專項小組,全力克服作業面狹窄、地形復雜等重重困難。
例如,借鑒右線盾構始發的成功經驗,巧妙運用“見縫插針、找縫插針”的策略,全面梳理工程施工風險和難點;召開專題會議,緊密協調設備廠家,制定詳細的始發前置工作清單,并逐項落實;采用信息化技術進行全方位監控測量,通過遠程視頻監控系統實現施工和設備的動態管理。
“針對紅~辛區間穿越兩河入海口的特殊地質,我們采用全國首臺微泥水+土壓雙模盾構機進行隧道掘進,并實時調整施工參數和注漿量,確保其在短時間內達到最佳狀態。”王志強告訴記者,該項目已在9月底安全高效地完成了不良地質施工前準備、盾構機吊裝、設備調試始發、洞門破除等多個關鍵工序。
地下24米,174根鋼支撐“撐起”地鐵站
底板鋼筋綁扎正常進行、基坑開挖有序推進……10月3日下午,距離紅~辛區間左線隧道口1.3千米處,紅樹林站項目工程部長羅楚桓早早就來到項目建設現場,穿梭于各個施工點位進行安全巡查。據悉,項目大多數管理人員放棄休假,根據整體任務安排,掛圖作戰。整個國慶期間,羅楚桓與70余名班組工友一同堅守項目一線。
紅樹林站是地鐵6號線二期工程5座裝配式車站之一,施工方式采用現澆與裝配結合。“簡單來說,就是車站主體采用裝配式施工,兩端采用現澆混凝土結構施工。”羅楚桓帶記者來到車站最東端,只見幾名工人正在綁扎鋼筋。
“這是我們站的最低點,位于地下24米。”羅楚桓向記者介紹道,紅樹林站總長220米,最東端的首段現澆底板澆筑已完成,目前正在進行第二段底板鋼筋綁扎,車站中間部分正在進行基坑開挖,已完成項目總進度的70%。
在偌大的基坑內,記者看到挖掘機巨臂上下揮舞,吊車帶著一捆捆材料來回轉運,挖掘機的頂上是一根根鋼支撐,橫亙在基坑的南北兩側內壁。羅楚桓告訴記者,工作人員采用分段分層開挖,并及時支護,鋼支撐能頂住基坑內壁,可保證基坑的安全性。每挖一定長度,工人就會置入一道鋼支撐。
“由于紅樹林站周邊有紅樹林商業體、居民小區,還緊鄰濱海大道,所以我們嚴格執行開挖方案,做好支護措施,每天監測,全力保障項目施工安全。”羅楚桓告訴記者,整個基坑開挖階段,預計將會置入174根鋼支撐。
18個工點全力推進,頻頻刷新“進度條”
地鐵是打造宜居宜業宜游品質之城的重要基礎設施,一頭連著城市發展,一頭關乎民生福祉。國慶假期,地鐵6號線二期工程18個工點施工不打烊,千余名建設者堅守施工一線,用汗水和智慧助推地鐵高質效建設,為新區城市品質提升添磚加瓦。
國慶前夕,地鐵6號線二期工程紅樹林站深基坑首塊地板混凝土澆筑順利完成,標志著該站主體工程深基坑工程施工取得關鍵性進展,為車站主體結構全面施工拉開了序幕;在雙珠路站施工現場,渣土車輛來回穿梭,數臺挖機緊鑼密鼓地進行土方挖掘,百余名建設者緊張有序地作業;在海南路站,建設者們正在抓緊進行車站側墻拼裝作業,裝配式車站施工穩步推進;在朝陽山站,工程建設節點全面推進,目前正在進行暗挖車站二次襯砌施工……
作為西海岸新區西部區域的骨干線路,地鐵6號線二期西起青島西站,東至一期工程起點站辛屯路站,全長13.9千米,設10座車站。該線路不僅將青島西站這一重要交通樞紐與西海岸快線緊密相連,還將進一步加深新區主城區與外圍片區間的聯系,對促進區域經濟發展、提升居民出行便利度具有重要意義。
自今年4月份地鐵6號線一期通車后,二期的建設便備受關注,其“進度條”也頻頻刷新:8月初,靈山灣路站配線段實現貫通,為線路按期完工提供了有力保障;9月初,青海始發井至海西路站右線TBM順利出洞,標志著6號線二期首個區間實現貫通。
隨著地鐵6號線二期工程建設的不斷推進,青島的軌道交通網絡將更加完善,將為市民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出行體驗。同時,該項目的順利推進也將為青島乃至全國的地鐵建設提供寶貴經驗和借鑒。
下一步,西海岸建設分公司將圍繞青島地鐵集團“建設世界一流地鐵”的目標,堅持“1+6”目標體系,以班組建設為抓手,繼續聚勢前行,為青島地鐵建設貢獻力量。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