軌道交通展消息 近日,國電南瑞自主研發的首套地鐵車輛調度管理系統在北京市軌道交通指揮中心正式上線運行,標志著該系統正式步入實戰應用階段。
地鐵車輛調度管理系統由國電南瑞下屬南瑞工控研發并實施,是面向全自動運行線路的車輛管理系統,實現在FAO(無人駕駛)模式下對地鐵車輛的監控功能,包括對車輛運行狀態、自檢狀態、各子系統設備的報警、維修信息的監視,對車輛進行休眠喚醒、遠程復位故障信息、設置空調溫度等控制操作,輔助行車調度人員對全自動運行車輛的綜合監督、組織、指揮。針對可能發生的突發事件,車輛調度系統內置相應的事故搶修、災害救援方案,幫助行車調度人員快速處理故障,減輕緊急情況下的事故影響。
國務院《交通強國建設綱要》和“十四五”規劃里明確指出,全自動運行系統應用范圍進一步擴大,自主知識產權的全自動運行系統進入國際市場。國電南瑞致力打造以人為本的乘客調度管理系統,以車站為基點的綜合監控系統,以車輛為線的車輛調度管理系統,實現軌道交通全方位一體化系統融合平臺。
北京地鐵3號線一期是橫跨東城區、朝陽區的東西向大運量軌道交通骨干線路,采用全自動無人駕駛技術,列車車輛可實現全自動聯掛、靈活編組,國內尚屬首次。高峰時段采用4+4編組運行,保證運載能力滿足客流需求;在平峰時段,不增大行車間隔,8編組車輛轉換為4編組車輛,實現節能增效。同時,北京地鐵3號線列車與地鐵12號線列車需跨線路互聯互通,兩條線路列車可重聯、混編,實現車輛的資源利用最大化。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