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合肥阿爾斯通軌道交通設備有限公司在合肥新站高新區正式開業,這意味著不久的將來,合肥地鐵有望實現“合肥造”。
據介紹,合肥阿爾斯通軌道交通設備有限公司系上海阿爾斯通交通電氣有限公司投資設立,該項目將建設車輛牽引系統及零部件工程設計、制造、項目管理及全生命周期維修服務的基地。
整個項目分三期實施,計劃用8到10年的時間,逐步實現年生產、維護以及翻新改造不低于1500輛列車牽引系統的產能和能力。
去年7月10日,合肥市人民政府與阿爾斯通簽訂全面戰略合作協議,正式開通合肥與阿爾斯通的“跨國”姻緣。今年1月,合肥阿爾斯通軌道交通設備有限公司注冊成立,預計10月開始試生產。
作為合肥市首家軌道交通車輛牽引系統的本土化產業基地,合肥阿爾斯通軌道交通設備有限公司的落戶,將在合肥軌道交通產業鏈中占有重要地位。
值得一提的是,合肥地鐵8號線項目的牽引系統由上海阿爾斯通交通電氣有限公司生產提供。8號線也是合肥首條全自動駕駛地鐵線路,全長22.5千米,均為地下線,共設12座車站。
車輛采用6節編組的B型車,最大載客能力達2000人,最高運行速度可達100千米/小時。8號線建成后,將為合肥市民提供便捷、高效、環保的出行方式,助力區域經濟社會快速發展。
合肥新站高新區管委會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黃衛東表示,城市軌道交通是進一步緩解城市交通擁堵,促進綠色智能城市建設的有效途徑。阿爾斯通公司的開業,不僅為新站高新區注入新的活力,更為安徽軌道交通產業發展增添了強勁的動力。
據了解,待正式投產后,合肥阿爾斯通軌道交通設備有限公司設計制造的列車牽引設備,不但能為合肥本地及全國各大城市的地鐵及市域列車項目服務,同時將為阿爾斯通全球項目的城軌車輛提供牽引系統,逐步實現從“合肥地鐵,合肥造”到“源自合肥,服務全球”的產業化目標。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