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一輛輛客車駛出廠區奔赴出口口岸,李晗為公司的穩步發展感到高興。
“今年一季度,在疫情沖擊和出口受阻等壓力下,公司銷售額同比增長96%,達675.02萬美元,其中中東市場就貢獻了超過40%的份額。”江西凱馬百路佳客車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晗說。
這家公司銷售額的逆市上揚,是中國大客車“走俏”中東市場的縮影——中國海關總署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中國向中東市場出口客車整車超過1億美元,約占同時期客車出口總額的四分之一。
中東國家對公路運輸需求大,大客車是運輸的主力工具。李晗告訴記者,百路佳自2018年進入中東市場時,面臨著來自諸多知名車企的激烈競爭,因此在制定市場戰略時選擇了偏重個性化定制的中高端路線,進行差異化競爭。
比如,為了適應中東地區高溫干旱的天氣,百路佳客車加強了制冷系統,并采用耐高溫的沙漠地帶專用輪胎。在內部設計上,除了有滿足長途旅行需求的衛生間、換班司機休息室等“大件”,還配備冰箱、飲水機、充電插口、小餐板等體貼小物件,最大限度提高搭乘舒適度。同時,“前圍開放”的設計使車燈、雨刮電機、雨刮水壺的維修更換更為便捷,大大節省車輛維修的時間和人工成本。
“幾年下來,我們發現這樣的路線是正確的。疫情對傳統運輸業造成很大影響,而我們堅持做別人做不到的東西,盡管歷經多次生產停滯又復工復產,客戶依然認可我們的品牌?!崩铌险f。
此外,百路佳還專門在當地組建了市場對接、駐點服務等團隊,為客戶提供從技術支持到車輛保養維修的全方位服務。百路佳在中東的一家經銷商反映,客車設計人性化、配置全面,而且性價比高,“越來越多的中國汽車品牌正在被市場認可”。
業內人士分析,中國客車具有供應穩定、適配創新力強、質優價廉等優勢,雖然遭遇疫情影響,但中國客車品牌充分利用國內優勢協調市場資源,保證訂單按時交付。
政府部門也在積極與企業對接,為企業在復工復產、購買零部件、協調發貨港口等方面提供支持。4月30日,百路佳20臺豪華客車出口中東市場,而就在前一天,公司還在為錯過牌照辦理而犯愁。特殊時期,公司所在的南昌市經開區交管部門開通綠色通道,為其加急辦理相關臨時牌照,保障客車如期順利出口。
在其他地區,中國車企在中東市場表現同樣亮眼。位于河南鄭州的宇通客車與卡塔爾國家運輸公司簽下2022年卡塔爾世界杯車輛供應及服務合同,將助力卡塔爾成為中東地區第一個實現客車大規模電動化的國家;另一家來自江蘇的車企海格客車近年來穩步提高在卡塔爾的市場占有率,保有量近5000臺……目前,已有20余家中國汽車公司的各類產品進入中東市場。
“被市場認可只是第一步,接下來我們將用更高的品質、更優良的服務,穩步拓展中東市場。”李晗說。(記者 霍丹彤 黃浩然)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