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班員侯傲砥端坐在光新路站行車室的控制臺前,一字不落地復述身后車站值班員的命令,穩穩地點下顯示屏上代表進出站信號機的圖標。
2022年春,突如其來的疫情席卷上海,全市陸續進入靜態管理,從3月份起就留宿在單位的青年職工侯傲砥第一次感覺到上海離老家徐州是如此遙遠。“不過,既然選擇留守在車站,我就要把這班崗站好,把安全守住。”侯傲砥迅速調整狀態,以一絲不茍的自律做好每一次看似單調枯燥的行車作業。
守住了鐵路安全,就是為打贏“大上海保衛戰”作出了貢獻。封控期間列車大面積停運,光新路站作業量降到了谷底,從一開始的幾趟車到后面只有單機運行,但是小侯并沒有因為作業簡單就放松敷衍,還是像往常一樣,提前了解班計劃,將重點列車進行標記,堅決守好安全底線。作為一名學習車站值班員,他知道業務知識的充實才是今后做車站值班員的最大支撐,充分利用本次難得的學習機會,在行車室無接發列車的空閑時段學習規章,強化業務知識,不斷提升自己,做到了守安全,強規章的雙收獲。
青年是最具有活力的,在光新路站這個堅守崗位的群體中,侯傲砥總是最活躍的那一個。每天早上七點,他主動幫助大家測溫,了解健康狀況,對光新站的生產生活場所進行消毒,協助工班長組織核酸檢測,打電話詢問封控在家的職工,做好健康檔案記錄。對于車站送來的保障物資,他都會按量分配好,方便大家拿取,掃地、拖地、倒垃圾都有他的身影,這些看似是不起眼的小事情,但也是集體生活必須要做的事情,他常常說道:“平時在家也喜歡做家務,現在生活在這里,這里就是我的家,沒什么不一樣”。做飯也是他的拿手絕活,五一勞動節那天,他還借用隔壁電務工區的廚房,給班組同事們做了一道徐州地鍋雞加菜。廚房里,小侯掌勺,還有同事幫忙洗碗切菜打下手,一時間其樂融融。
作為有兩個孩子的年輕爸爸,侯傲砥的內心總是牽掛著遠方的妻兒,每天他都要和家人視頻一會,屏幕那頭除了孩子的嘰嘰喳喳,還有妻子期盼的眼神。身為醫護人員的妻子。比誰都盼著愛人早點回家,但更知道抗擊疫情的必須有人沖鋒在前。妻子的那句“你放心守住你的陣地,我來守護好我們的家”,始終激勵著他堅守崗位,以最佳的姿態打好這場疫情阻擊戰,期盼著早日與妻兒團聚。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