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制造再次閃耀“一帶一路”!
3月初,宇通將陸續向烏茲別克斯坦交付800輛客車,其中包含300輛新能源客車。這是2023開年以來我國在“一帶一路”沿線最大的客車訂單,創下中國對烏茲別克斯坦客車出口新紀錄,也是烏茲別克斯坦首次大批量引進新能源客車,將再次為中國高端制造助力“一帶一路”建設增添一抹亮麗的色彩。
這是中國客車的榮耀,也是中國制造的驕傲。尤其是在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10周年的關鍵節點上,這一訂單的獲得及落實,顯得尤為珍貴。它既象征著中國制造在“一帶一路”的根基愈發深厚,也印證著宇通正努力推動“一帶一路”走深走實、行穩致遠。
經得起對比,宇通在烏茲別克斯坦實現“撐桿跳”
宇通與烏茲別克斯坦有緣,且緣已多年。從2012年進入烏茲別克斯坦,到2019年168輛宇通客車交付烏茲別克斯坦,再到此次“300輛新能源客車+500輛CNG天然氣客車”大單的獲得……宇通以實力引領當地交通從“傳統燃油”向“節能環保”成功轉型。這過程,承載著宇通的初心。
烏茲別克斯坦首都塔什干市有“太陽城”之稱,高溫、干燥、多塵的地理環境,對新能源客車要求極高。據宇通獨聯體區副經理李海峰介紹,在2022年,塔什干公交公司便首次引進20輛宇通新能源客車,采購之前,曾用兩年時間在全球范圍內對眾多新能源客車品牌進行考察,最終選擇了宇通。
中國品質,不負所期。塔什干公交公司技術總監馬達米諾夫欣喜地介紹,這批車目前已經在首都塔什干成功運營了1年多,憑借著安全、節能和環保的產品性能,讓民眾出行更加便捷和舒適,“我們運營的51線路,每天需要運行14趟290公里,傳統的柴油車需要耗油142升,大概170美金,而用宇通E12,續航完全可以滿足我們每天的運營需求,且只消耗280度電,只有11.5美金。”
這是宇通新能源客車實力最好的證明,也是烏茲別克斯坦大力推廣新能源客車的最好理由。馬達米諾夫表示:“宇通新能源客車不僅能夠為當地民眾創造綠色、舒適的交通出行環境,也將提升烏茲別克斯坦交通運輸業的國際形象,助力烏茲別克斯坦公共交通邁入電動化,提升烏茲別克斯坦的國家形象。”
除了產品的出口,宇通還在烏茲別克斯坦建立了完善的售后服務系統,已簽約了塔什干、布哈拉和撒馬爾罕3家服務站,并擁有完善的配件儲備倉庫和專業的售后服務團隊,能為當地客戶提供7×24小時的全周期服務保障,解決了烏茲別克斯坦客戶運營的后顧之憂。
一路逐夢,勇毅向前。隨著800輛客車的陸續交付,宇通不僅成為烏茲別克斯坦主流客車供應商,也是該國唯一的新能源客車供應商。從此,宇通又多了一份底氣,將干勁十足地推動中國客車走向世界。
精細化深耕,借力“一帶一路”織密“世界網”
“一帶一路”十周年,宇通堅持高質量、可持續發展,贏得了累累碩果,構建了強大的國際競爭力,并將繼續以中國標準為全球的綠色出行賦能。
隨著“一帶一路”沿線各國經貿合作不斷深化,宇通的發展戰略也不斷升級,已形成從單一的產品貿易轉變為產品、技術、人才與資本共同輸出的產業戰略布局,為“中國制造”走出去創造了更多機遇。
截至目前,在“一帶一路”沿線,宇通客車出口覆蓋了近80%的“一帶一路”國家,實現了在“一帶一路”沿線115個國家的客車出口,累計銷售客車超68000輛。其中,在卡塔爾、沙特、烏茲別克斯坦、波蘭等多個國家,宇通均為該國唯一的新能源客車供應商或最大的新能源客車供應商,成為“一帶一路”沿線的一張“中國名片”。
事實上,宇通客車在“一帶一路”的前行之路,是其潛心布局全球市場的縮影。從產品出口到品牌出口,宇通“有選擇”的海外市場發展戰略不僅保證了自身發展的成功,也為中國客車的海外品牌戰略注入了新的思想和活力。
何為“有選擇”?一是“謀定而后動”,宇通在開發每一個市場之前,先做充分的市場調研、規劃并制定有針對性的“一國一策”;二是“兵馬未動、糧草先行”,一定要做好服務保障、配件供應,沒有服務保障的訂單寧愿不接;三是從“狩獵者”向“耕田者”轉變,宇通認為只有認真地播種、精心地培育,把種子變成參天大樹才能收獲海外市場,提升海外知名度。
如今,宇通客車已成為全球客車舞臺的“重要角色”之一,累計出口客車超86000輛,全球占有率超10%,截至目前,宇通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出口新能源客車達1469輛,在全球34國家/地區(含澳門、香港)實現良好運營,為當地發展綠色公共交通,實現“碳達峰、碳中和”做出積極貢獻。
追求,抵達,再出發。展望未來,宇通將會承擔更多的責任和義務,充分發揮好中國品牌的技術優勢,以實干實績譜寫“一帶一路”乃至全球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篇章。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