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重慶市政府工作報告指出,建設“軌道上的都市區”,統籌實施308公里城市軌道交通續建項目,新開工第四期項目44公里,推進TOD綜合開發,力爭運營里程突破500公里。
紅旗河溝TOD效果圖
今年以來,由市住房城鄉建委牽頭,會同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市發展改革委、市財政局等市級相關部門,聯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軌道集團、交通樞紐集團、鐵路集團等單位,在保證質量安全的前提下,精心組織實施軌道交通成網計劃,大力推動24個軌道交通TOD項目建設,打造“一日生活圈”。目前,TOD項目建設按下了“快進鍵”,正在跑出“加速度”。
TOD模式 重慶城市發展的新選擇
自2000年首條軌道交通線路開工建設以來,重慶軌道交通從無到有、從線到網,得到了長足發展。當前,重慶市正全力推進軌道交通成網計劃實施,軌道交通運營里程超過400公里,在建里程達300多公里。
軌道交通的快速發展,豐富了城市公共交通網絡層次,提升了公共交通的服務水平,有效促進了城市的空間布局發展。隨著重慶主城都市區擴容,我市正大力實施軌道交通成網計劃,打造“軌道上的都市區”,構建“一日生活圈”,推動城市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
TOD模式,即以公共交通為導向的城市發展模式,旨在提倡在公共交通樞紐周邊及沿線進行混合功能及高密度開發,通過城市公共交通與土地協同發展的模式促進城市形態與空間的形成。
國內外TOD綜合開發實踐經驗證明,TOD模式在促進城市精明增長,提升軌道交通網絡整體服務水平,提高城市公共交通運行效率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方便了群眾出行、學習、娛樂、辦公,降低了群眾出行成本和生活成本。
市住房城鄉建委相關負責人表示,TOD綜合開發可以持續提升城市品質,實現綜合開發收益反哺軌道建設運營,有利于推進城市軌道交通成網計劃更好更快實施,緩解城市擁堵,保障軌道交通持續健康發展,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
在建TOD項目各具特色
目前,重慶已經出臺了《關于推進主城都市區城市軌道交通區域綜合開發的實施意見(試行)》《重慶城市軌道交通TOD綜合開發實施方案》和《主城都市區城市軌道交通TOD綜合開發專項規劃》,明確重慶交通開投集團作為城市軌道交通綜合開發的一級開發主體。
“軌道交通TOD綜合開發創新頂層政策體系構建形成,隨著重慶軌道線網的完善、運力的加強,以軌道站點為中心的TOD將逐步成為都市里充滿生機與活力的所在。”重慶交通開投集團相關人士表示,“十四五”期間,將推進24個軌道TOD綜合開發前期工作,有7個軌道交通TOD項目正在進入建設階段,這些TOD項目各具特色。
“在建的商服型站點——紅旗河溝公交站場TOD項目,位于原紅旗河溝公交樞紐站場,站場外便是軌道3號線、6號線出站口。項目建設用地面積43250平方米,總建筑面積為166375平方米,將打造成為集公交樞紐、居住、商務、商業于一體的區域地標綜合體。”項目開發商中海地產相關負責人介紹。
重慶交通開投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項目已于2020年底開工,預計2023年底建成。屆時,公交站也與商業步行街連通,實現公交、軌道、出租及社會車輛無縫換乘。區域交通組織也將優化,經過紅旗河溝轉盤公交線路從現狀69條逐步優化減少至32條,進出紅旗河溝公交換乘站線路從現狀10條減少至6條。這對緩堵促暢、城市更新改造和完善將發揮積極作用。
在建的樞紐型站點——雙堰站TOD項目,位于兩江新區禮嘉組團,東側和西側分別緊鄰軌道6號線禮嘉站和市兒童醫院禮嘉分院。該項目以“交通樞紐上的醫養服務中心”為定位,配備200余間酒店客房。投用后,將為禮嘉片區增添一個集商業、辦公、醫療、交通、公園于一體的TOD綜合商業體,公交、軌道換乘將更加便捷。項目用地面積約1.91萬平方米,總建筑面積7.85萬平方米,公交站場建筑面積約2.6萬平方米,商業面積2.02萬平方米,辦公面積1.8萬平方米。
項目設計方中煤科工集團重慶研究院有限公司相關人士說,在建筑設計方面,雙堰TOD項目秉承“生態化”“園林化”理念,融合地域環境、人文文化和綜合效益各要素,創造出具有多元化、綠色化、人性化、智能化特征的綜合交通樞紐建筑,還將綠色建筑和海綿城市融入項目建造標準,達到綠建二星級和50%的裝配率。目前,雙堰TOD項目已全面開工建設,年底實現主體封頂,計劃于2023年竣工投用。
在建的公服型站點——九曲河停車場TOD項目,位于照母山北區重光立交片區。這里集中了各種高密度改善居住人口與超級城市新型住區雛形,但部分城市功能模塊尚待完善。依托在建的城軌快線15號線九曲河東站和金州公園、九曲河濕地公園等城市綜合休閑空間,在設計上充分利用地上地下空間,體育中心在九曲河東停車場上蓋建設,設置直通地上地下的“交通核”,將成為軌道交通和體育中心無縫相接、高效集約的公益性TOD綜合開發標桿,成為一個集社交、休閑、健康、賽事等功能為一體的體育健康綜合體和市民綜合運動中心。
重慶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相關負責人表示,TOD項目規劃上,考慮重慶山地地形特色,按10分鐘舒適步行可達距離,以站點600米半徑為基礎構建集約緊湊、功能復合的綜合開發區,圍繞站點形成“1368”的綜合開發圈層結構:站點100米半徑范圍為綜合開發極核區,站點300米半徑范圍為綜合開發核心區,地勢平坦地區綜合開發區可拓展至站點800米半徑范圍。
“一日生活圈”煥新城市生活
今后,中心城區市民乘坐軌道交通上下班更加便捷。“出站就是城市中心廣場和核心商業區,步行15分鐘就能回到家,好期待呀。”家住紅旗河溝的市民李先生表示。
如此快捷的出行方式,不僅僅是軌道交通發展帶來的改變,更是重慶實施TOD綜合開發帶來的生活方式改變。
市住房城鄉建委相關負責人表示,隨著軌道交通TOD綜合開發項目全面鋪開,TOD正在成為重慶推動城市更新的重要載體,以高質量的城市更新推動城市高品質發展格局正在形成。
TOD開發模式下的重慶城市發展將迎來新的篇章,實現以公共交通為導向的城市開發模式,真正建立以軌道交通站點為城市重要節點的新型城市,打造“一日生活圈”。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