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8日8時58分,在黃山西站站房施工現場,隨著最后一根樁基灌注完成,標志著池黃高鐵黃山西站站房樁基全部完工。
黃山西站站房位于安徽省黃山市黃山區西側興村,距黃山風景區西門15公里、北門14公里,距太平湖風景區15公里,總建筑面積1.2萬平方米。
黃山西站站房以奇松、怪石、云海、溫泉、冬雪黃山“五絕”為設計理念,用抽象化的方式演繹黃山風景。層疊的屋頂構型似云、似霧、似松、似瀑,站房中部帶狀波浪線條宛如縈繞山巒的云海,匝道設計厚重沉穩,宛若黃山之基。站房整體造型呈現站景融合、舒展大氣、簡潔純凈、開放包容的形象,象征騰飛的發展態勢。
為建造黃山西站精品站房,項目建設管理單位皖贛鐵路安徽公司會同施工單位中鐵電氣化局,按照“暢通融合、綠色溫馨、經濟藝術、智能便捷”的客站建設方針,落實“精心、精細、精致、精品”的建設理念,高起點謀劃、高標準管理、高質量推進,組建專業化團隊施工,加強資源保障,優化資源配置,運用BIM建模和信息化技術,安全優質高效推進黃山西站站房工程建設。
池黃高鐵是武漢至杭州高速鐵路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線路從池州站至黃山北站,新建正線長約125公里,設計時速350公里。全線設池州、九華山、黃山西、黟縣東、黃山北等5座車站。項目建成通車后,將成為串聯皖南兩山一湖(九華山、黃山、太平湖)核心景點的黃金旅游線路,對于完善區域鐵路網布局、加快皖南國際文化旅游示范區建設、促進沿線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等具有重要意義。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