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客貨郵”融合發展再獲助力。
日前,交通運輸部辦公廳發布《農村客貨郵融合發展適配車輛選型技術要求(試行)》(以下簡稱《技術要求》),對車輛技術參數、行李艙及車內物品存放區等方面進行明確規定。
在業內人士看來,《技術要求》是深化農村“客貨郵”融合發展的一項重要舉措,不僅可以進一步激活農村客運、貨運物流、郵政快遞市場活力,也為優化我國客車產品結構、提振客車市場消費需求提供助力。
“客貨郵”融合發展勢在必行
農村“客貨郵”融合發展是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的重要抓手,也是統籌解決農村地區群眾出行難、農村快遞收寄難、公交企業運營難“三個難點”的有效路徑。
具體而言,推行“客貨郵”融合模式,可以將物流網絡與現有完善的公交網絡充分整合,共享場地、人力、運力等資源,實現降本增效、多方共贏。對于公交客運企業來說,與快遞郵政企業合作,可以將公交客運閑置資源用來獲取物流利潤,幫助企業增收;對于快遞企業來說,利用公交客運網絡,能夠實現物流降本增效,更好地解決農村物流寄遞難題;對于農村居民而言,可以享受到與城市同等便捷便利的物流寄遞服務。
近年來,在地方政府和公交客運企業積極試水,以及利好政策的持續助力下,國內“客貨郵”領域從裝備到體系,再到運行機制日漸完善,并取得良好效果。根據交通運輸部發布的統計數據,自2021年啟動以來,各地積極推進農村“客貨郵”融合發展工作,探索形成農村“客貨郵”融合發展新思路、新舉措、新方法。截至目前,全國1100余個縣級行政區部署開展農村“客貨郵”業務,開通“客貨郵”融合線路1.1萬余條,建成農村“客貨郵”服務站點5萬余個,農村客運車輛年代運郵件快件超過2億件。
2023年12月,交通運輸部等九部門聯合印發《關于加快推進農村客貨郵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提出力爭到2027年,具備條件的縣級行政區實現農村“客貨郵”融合發展全覆蓋,全國縣鄉村三級“客貨郵”站點數量達10萬個以上,農村“客貨郵”合作線路達2萬條以上,基本建成“一點多能、一網多用、功能集約、便利高效”的農村運輸服務新模式?!吨笇б庖姟返某雠_,從政策端持續強化扶持,為各地“客貨郵”融合發展指明方向,也釋放出“客貨郵”融合發展勢在必行的信號。
優化農村“客貨郵”客車車型
盡管我國農村“客貨郵”融合發展取得一定成效,但在車輛選型方面仍存痛點。據了解,在初步探索“客貨郵”模式時,因設備投入壓力大,不少公交運營企業通過拆除車內座椅,實現貨物裝載,這種“人貨混裝”的做法并不符合客車營運標準,并受到乘客投訴。
“由于缺乏統一標準和規范,部分車輛的安全性、環保性和經濟性得不到保障,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農村‘客貨郵’服務水平。針對農村運輸裝備安全可靠性問題,《指導意見》已明確要求推廣發展適配車型,鼓勵應用標準化、智能化、綠色化裝備設備,提升運輸效率和環保效益。此次《技術要求》的發布,正是對《指導意見》部署要求的貫徹落實,有利于進一步規范農村客車車型,補齊當前農村‘客貨郵’融合發展過程中存在的產品‘短板’?!笨蛙囆袠I專家任詩發說道。
任詩發進一步表示,無論是從農村客車產品技術標準,還是車輛行李艙及車內物品存放區要求來看,現有標準體系均無法完全滿足農村“客貨郵”融合發展和實際運營場景需求。
由此看來,《技術要求》的發布可謂正當其時。按照新規要求,農村“客貨郵”融合車輛為車身長度在4.8米至9米的客車,需符合GB1589、GB7258、GB13094、GB17578和GB34655的要求,B級和Ⅲ級客車還需符合JT/T1094、JT/T325和JT/T711的要求。同時,車內物品存放區面積應小于或等于乘客區面積的25%,且存放區與乘客區之間應安裝牢固可靠的隔板或格柵進行隔離。
考慮到乘客隨身行李之外的郵件和貨物重量,《技術要求》將4.8米到6米、6米到7.5米、7.5米到9米的客車最大允許總質量分別擴展到7500千克、10000千克和14000千克;考慮到電動客車電池包的質重量,各類電動客車最大允許總質量均比傳統動力車型高出1000千克。不僅如此,基于車輛安全和實際運營場景,《技術要求》明確提出,農村“客貨郵”融合發展的車輛準許最高速度不得大于70公里/小時。
“隨著《技術要求》的發布實施,農村客運車輛有望得到進一步規范和升級,不符合標準要求的車輛將難以進入市場,這將有利于優化農村客車市場結構,更好地助力農村‘客貨郵’融合發展?!庇锌蛙囆袠I人士表示。
增強農村客車市場活力
推廣農村“客貨郵”融合發展適配車型,有助于確?!叭素洝卑踩?,提升農村客運和寄遞服務水平,為農村地區可持續發展提供有力保障。與此同時,通過規范農村“客貨郵”融合發展適配車輛的選型,可以推動客運企業、貨運企業和郵政企業的合作,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提高整個產業鏈的效率和效益,有助于增強客運市場活力,促進客車企業銷量和市場份額的增長。
近年來,受高鐵、私家車、網約車以及民航等出行方式的沖擊,我國公路客運量持續下滑,客車市場也受此影響,進入下行通道。
在任詩發看來,推動農村“客貨郵”融合發展,能夠改善客運行業的經營狀況,刺激農村客車購買需求,進一步助力客車市場回暖。尤其在新能源客車購置補貼取消的背景下,“客貨郵”融合發展系列政策的相繼出臺,有望為低迷的客車市場注入新動能。
當然,《技術要求》的發布,對客車生產企業也提出了更高要求,需結合農村地區使用需求,優化相應車型,為農村“客貨郵”融合發展提供更多車型選擇。
“對于客車企業而言,應緊抓這一機遇,針對‘客貨郵’融合發展趨勢,研發適合農村市場的客車車型,進而拓展客車市場空間。”某客車企業相關負責人指出,隨著《技術要求》的發布實施,客車企業需充分調研農村客運市場需求,加大研發投入,提高生產工藝和裝備水平,進一步提高農村客車產品的技術性能和質量,從而帶動客車行業高質量發展。
特別推薦:2024上海國際客車展線上參觀報名?http://chinaiut.mikecrm.com/B8ejSBR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