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交通擬推出“響應式公交停靠站”,首批試點的站點有11對,分布在蘇州高新區科技城板塊和滸關板塊,相關內容已在蘇州交通運輸部門網站公示,公示期為4月12日至4月17日。
坐公交的市民可能遇到過這種情況:有時經過站點時并無乘客上下車,但是公交車仍要減速、停靠、開關門,耽誤乘客出行時間。對此,有熱心市民提出,有些站點如果無乘客上下車,車輛能不能不停靠?
對市民乘客的這一訴求,蘇州市交通執法部門高度重視,積極組織調研活動,會同公交企業首先對高新區內730余個公交站點進行調研,跟蹤分析刷卡客流數據,選派工作人員至站點現場核查候車乘客數量,并與站點停靠線路的駕駛員進行專題座談,了解線路站點客流情況,最終篩選出一批客流量較低的站點試點“響應式公交停靠站”。“如果相關站臺無乘客候車,經過提示后車內也無乘客下車,則駕駛員可以不作停靠,通過該公交站點。”蘇州市交通運輸執法支隊軌道運營監管大隊工作人員韓雙說。
目前公示的11對擬試點“響應式公交停靠站”分別為:科技城板塊4對,即“小茅山東”“華佗路玉屏山路北”“科創路以升路西”“天目山路富春江路東”站點,涉及公交3051路;滸關板塊7對,即“滸青路西”“滸青路永蓮路西”“青花路永安路北”“道安路永蓮路東”“創新橋南”“華橋路城際路東”“滸青路青花路西”站點,涉及公交337路。
韓雙介紹,據測算,駕駛員減速進站、停靠、開關門、啟動、離站,一套流程下來,平均1個站點需4分鐘左右,推出“響應式公交停靠站”后,對乘客而言,可減少出行時間;對公交企業而言,可減少線路運行時間,提高車輛周轉率,有助于將運力投到更需要的線路上去;對駕駛員來說,降低了勞動強度,有助于安全行車。
首批11對試點的“響應式公交停靠站”,具體操作規程為:到站前,車上語音報站器提前提示車內乘客下一站為響應式停靠站,在站點無乘客候車的情況下,如車內有乘客按鈴或要求下車則停靠,如車內無乘客下車,則直接開過站點。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