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伴隨著最后一方混凝土澆筑到位,位于夏茅的廣州首個“公交TOD”項目首開區A1/A2棟主體結構施工全部完成封頂,標志著項目建設步入新階段。該項目將連片打造大體量的青創街區,為白云湖數字科技城加快吸引高新企業及創新型人才提供載體平臺。
廣州首個“公交TOD”項目,雙軌道交匯
位于夏茅的花城云著項目利用老舊公交站場升級,打造白云湖數字科技城首個大型產城融合項目交通綜合體。項目北接空港經濟區、南聯白云新城板塊,擁有芳白城際和地鐵24號線,緊鄰廣花一路和青創大道交匯點,便捷打通白云機場和棠溪火車站兩大交通樞紐,是廣州市重點打造的數字科技高地——白云湖數字科技城港澳青創基地的首開區,也是該板塊的門戶所在。
項目由珠實集團旗下廣州城更負責投資開發、珠江設計負責建筑設計、蘇交科負責工程檢測,珠江裝修負責室內裝修、珠江監理負責全過程監造。
打造青創街區,助力白云湖數字科技城吸引企業
設計團隊介紹,項目立足區位特點和群眾需求,從創新型青年人才的生活特性考慮出發,圍繞中央共享綠化公園進行布局,在滿足退距及日照需求的同時,極大提升景觀條件。同時在設計中引入片區運營思維,充分考慮遠期開發,結合東側的夏茅客運站二期純商地塊以及南側的電競產業園項目連片打造大體量的青創街區,為白云湖數字科技城加快吸引高新企業及創新型人才提供載體平臺。
原公交站場存在多個充電樁及多棵大型苗木,影響項目建設開發。廣州城更項目團隊一方面積極尋找充電樁遷移新場地,并于2022年3月28日實現全部充電樁遷移;另一方面,主動溝通對接園林部門,積極研究學習相關樹木保護政策,最終于同年5月10日完成專家會后成功取得樹木遷移許可,成為白云區首宗獲取樹木遷移許可的社會投資類項目,實現項目重難點工作的突破。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