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保障市民公共出行安全,2022年5月7日下午,北京市交通運輸綜合執法總隊執法人員來到宋家莊公交樞紐,對地面公交行業落實疫情防控措施情況開展專項執法檢查。
走上一輛正在進行消殺的公交車,執法人員邊走邊出“考題”:“哪些是重點消殺部位?”“開窗通風要打開多少厘米?”公交集團客三分公司的職工一一作答。按照要求,公交車行駛過程中要求全程通風,左前、右后車窗拉開15厘米。此外,乘客碰觸頻繁的扶手桿、座椅、刷卡機等都是重點消殺部位。
84路站臺上,一些乘客在排隊候車,大家自覺地保持著兩米左右的安全距離。“運營企業要監督乘客保持安全候車距離,發現不規范佩戴口罩及時糾正。”市交通運輸綜合執法總隊十四支隊副支隊長趙臣囑咐道。
近期,市交通運輸綜合執法總隊持續加大對公交樞紐、場站、線路及運營車輛的巡查檢查。“也提醒廣大乘客,乘坐地面公交時,嚴格落實北京市疫情防控要求,應持7日核酸檢測證明乘車。同時,全程規范佩戴口罩,保持安全間隔,不隨意關閉車輛通風窗,配合乘務人員工作,共同構筑群防群治的嚴密防線。”趙臣說。
客三分公司第六車隊安全兼運營隊長張浩介紹,針對此次疫情隱匿傳播時間長、傳播速度快、影響范圍廣的特點,分公司嚴格落實公共區域及運營車輛日常清潔、消殺、通風等工作要求,做到場站100%全覆蓋、運營車輛每趟次消毒。
在運營調度方面,突出對核心區線路、市郊干線、與管控區內客流通道并行線路、地鐵采取封站后客流轉移線路及管控邊界形成的新換乘節點加強監控,合理安排運力,靈活采取措施,保障乘客出行。同時,結合實際制定“一線一方案”,強化對工作日早晚高峰運力的精準投入,采取區間車等調度措施,進一步縮小候車間隔,降低車廂內人員密度。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