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推動將數字人民幣作為全市預付費的統一支付方式;進一步豐富完善數字人民幣交通出行領域應用場景……昨日,廣州市委金融辦印發了《關于進一步推動廣州市數字人民幣工作行動方案》(簡稱“數幣2.0方案”)。
數幣2.0方案提出,至2025年6月,爭取在民生、體育、消費、文旅、公交、預付費等領域應用場景覆蓋面取得明顯進展,促進數字人民幣增量擴面、提質增效,使錢包量、交易規模等指標保持全省前列,鞏固前期數字人民幣試點成果。爭取至2026年底,基本實現數字人民幣應用場景特定區域全覆蓋,形成較為完善的數字人民幣生態體系。
數幣2.0方案從7個方面明確了試點工作的主要任務。其中,廣州將探索推動將數字人民幣作為全市預付費的統一支付方式。通過搭建政府預付費消費者保障服務平臺,以部分行業先行先試推動將數字人民幣作為預付費統一支付方式,切實保障消費者預付資金安全。
另外,大力打造各類數字人民幣應用示范區。進一步推動數字人民幣在地鐵、出租車、公交車等公共交通領域更多創新場景落地。
圍繞廣州港基于港口資源積極推進數字人民幣在倉儲、物流及相關配套服務中的支付結算應用,加大向廣州港上下游企業推廣數字人民幣應用力度。同時,積極推進數字人民幣在跨境支付等業務中的應用。廣州商品交易所大宗商品交易平臺、廣州航運交易公司廣州航運交易平臺落地數字人民幣應用。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