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村終于通公交車啦!”11月26日上午,衢江區后溪鎮泉井邊村村民迎來了開進村里的第一輛公交車。
當天上午9點30分,當302路公交車緩緩駛入“長壽橋站”時,早已等候在此的村民用熱烈的鑼鼓聲歡迎這一時刻的到來。村民毛初一激動地說:“太好了,終于通車了!以前我們只能步行到后溪鎮搭乘公交,現在公交車直接開到村里,為我們老百姓辦了一件實事。”
泉井邊村位于衢江區后溪鎮西北部,全村人口達2300余人,距離后溪集鎮約1.5公里。由于村道狹窄、缺少公交場站等條件限制,過去一直沒有公交車經過,村民的日常出行極為不便,同時也制約了村莊的發展。
近年來,衢州積極推進城鄉公交“三級網絡”構建,持續擴大公交線網通達率和覆蓋面。為解決泉井邊村村民的乘車難問題,今年7月,衢通集團下屬子公司浙江衢州公交集團有限公司與衢江區交通運輸局、后溪鎮政府和泉井邊村積極對接溝通,決定將原529路線進行優化調整,更名為302路線。
“302路公交車由衢江區廿里場站始發,經泉井邊村,最終抵達后溪集鎮,形成了一條覆蓋全村的公交環線。”衢州公交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柴建龍介紹,302路公交車班次由原先的每日4班增加至7班,實行統一票價2元/人次,優待人群享受優惠乘車。
“公交車的開通為村莊的發展帶來新的機遇。”泉井邊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劉三富告訴記者,泉井邊村有著悠久的甘蔗種植歷史,盛產紅糖和各類蔗糖制品。現在,公交車開進了村里,不僅游客可以更方便地來到村里體驗采摘游、研學游,村民也可以更方便地到周邊集鎮走親訪友、趕集交流,帶動本村特色農副產品的銷售。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