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多場景”新模式 織密百姓出行“幸福網”
老爸茶巴士、愛老敬老專線、社區定制專線……近年來,海口公交在滿足市民日常出行的同時,不斷聚焦市民通勤、購物、出游等出行需求,解鎖“公交+多場景”的運營新模式,豐富市民出行選擇,提升公交服務吸引力,為推動城市高質量發展、保障群眾優質出行注入“新動能”。
在騎樓老街,市民乘坐“老爸茶·海口巴士”觀光。記者孫士杰 攝
公交跨界“變身” 引領出行新風尚
“頭戴”大紅花、“身披”彩妝,車身貼著新人婚紗照,車內坐著親朋好友……去年11月,海口公交首次推出“公交婚車”服務,車廂內外在不影響行車安全的情況下,可根據新人的喜好需求布置各類花束、掛飾、畫報等,讓車輛充滿甜蜜、喜慶的氛圍,也成為街頭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把公交車變婚車,既契合當代新青年的個性追求,又符合低碳環保的理念,不少人都覺得形式新穎,有特色也很有意義。”海口市公共交通有限公司市場拓展部負責人李國安說,滿足群眾個性化需求的同時,也標志著海口公交向多元化發展又邁出新的一步。
今年6月,海口公交雙層巴士再次“出圈”,融合“交通+觀光+老爸茶+演藝”的“老爸茶·海口巴士”亮相,公交車“變身”移動的老爸茶館,給乘客帶來沉浸式體驗。乘坐“老爸茶·海口巴士”穿行在城市間,伴隨著車內歡快的音樂表演,一邊品嘗時尚的“老爸茶”小吃,一邊欣賞沿途風景,成為眾多市民游客品味茶韻、欣賞城市風貌的新選擇。
近日,剛與朋友一起體驗“老爸茶·海口巴士”的市民王瑩直呼:“體驗感非常不錯,一路不停拍照打卡,看到了不同視角的椰城美景,希望海口公交多打造一些有趣的跨界合作模式。”
聚焦多元場景 打造“公交生活圈”
一輛輛城市公交的小車輪,承載著提升居民幸福感的大民生。近兩年來,海口公交持續進行線網優化,截彎取直、覆蓋盲區、取消重復,構建起層次清晰、出行便捷、服務優質、模式多樣、綠色安全的公共交通系統,提高公交服務與市民需求的匹配度,著力打造“公交上的生活圈”。
去年開通的游5路,途經日月廣場站、昌茂花園站、嘉華名都站、置地花園南門站等,讓市民游客從“生活圈”到“購物圈”一線直達;專線2路起訖點為萬綠園至云龍產業園,方便了園區企業員工的通勤路;優化調整后的機場3路,連通機場港口及各大熱門旅游購物“打卡地”……
在完善常規線路的同時,海口公交也在拓展服務半徑,逐漸建立起常規公交為主、定制公交為輔的多樣化公交出行體系。8月24日,海口市公共交通有限公司新開通一條“公交+旅游”定制主題公交專線,起訖點為萬綠園——海南熱帶野生動植物園——觀瀾湖電影公社——萬綠園,為市民游客提供了一種經濟實惠且便捷的出行方式,中途無經停站點,直達景區,并開進景區,進一步豐富城市旅游新玩法。據悉,目前海口公交已開通校園專線、園區公交、企業通勤定制等一系列多樣化公交線路,讓更多市民享受到更加優質的公共交通服務。
“海口公交將繼續以滿足乘客品質化、個性化、多元化出行需求為導向,積極探索構建‘公交+’多元化公共交通體系,不斷創新服務模式、豐富服務產品,讓公交‘開’進群眾心坎,織密出行‘幸福網’,成為提升人民生活品質、推進城市高質量發展的新著力點。”海口市公共交通有限公司有關負責人說。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