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宣傳部舉行“中國這十年”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介紹新時代加快建設交通強國的進展與成效。交通運輸部相關負責人表示,我們完成了“具備條件的鄉鎮和建制村通硬化路、通客車”的兜底性目標任務,實現了“小康路上不讓任何一地因交通而掉隊”的莊嚴承諾,有力服務打贏脫貧攻堅戰和鄉村振興戰略實施。
10年來,中央在農村公路領域累計投入車購稅資金7433億元,其中用于貧困地區的投資就達5068億元,累計新建改建農村公路約253萬公里,解決了1040個鄉鎮、10.5萬個建制村通硬化路的難題,農村公路的總里程從2011年底的356.4萬公里增加到2021年底的446.6萬公里,10年凈增了90多萬公里。同時,建立了覆蓋縣鄉村三級的“路長制”,截至2021年底,我國農村公路路面的鋪裝率、列養率、優良中等路率分別增加到89.8%、99.5%和87.4%,和干線公路的服務能力水平基本相當。農村地區運輸服務水平大幅提升,新增了5萬多個建制村通客車,具備條件的建制村百分之百通客車,農民“抬腳上客車”已經從愿景變為現實。農村客貨郵融合發展的水平明顯提升,基本實現了“運有所達”。
黨的十八大以來,郵政快遞業實現了由小到大的跨越,建成了與小康社會相適應的現代郵政業,基本構建了覆蓋全國、深入鄉村、通達世界的郵政快遞網絡。國家郵政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郵政普遍服務均等化水平持續提升,“十二五”時期完成了8840個空白鄉鎮郵政局所補建任務,“十三五”末期,全國建制村全部實現了直接通郵。目前,快遞網點基本實現鄉鎮全覆蓋,建制村快遞服務覆蓋率已經超過80%,年人均快遞量近77件。
國家鐵路局相關負責人介紹,10年來,鐵路網規模質量大幅提升,鐵路固定資產投資累計超過了7萬億元,增產里程5.2萬公里。到2021年底,全國鐵路營業里程達到了15萬公里,其中高鐵4萬公里。鐵路已經覆蓋了全國81%的縣,高鐵通達93%的50萬人口以上城市。鐵路貨運能力不斷提升,2021年貨運量完成47.74億噸,較2012年增長了22.3%,以往長期存在的鐵路運輸瓶頸制約得到了有效解決,“公轉鐵”成效顯著,糧食、化肥、電煤等重點物資運輸得到了有力保障。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