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黨組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對鐵路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著力構建現代化鐵路運輸服務體系,持續提升客貨運輸供給質量和保障能力,全力滿足人民群眾出行和物流服務需求,為國民經濟持續恢復提供有力支撐,充分展示新時代新征程國家鐵路的新形象新擔當新作為。
2024年春運是疫情防控平穩轉段后、經濟發展回升向好的首個春運,人民群眾出行意愿顯著增強。鐵路部門扎實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聚焦春運總體目標,落實安全責任和措施,優化列車開行方案,增加高峰時段客運供給,持續優化便民利民服務舉措,全面提升運輸服務保障水平。
——提升客運服務品質,出行體驗更美好。在鞏固提升候補購票、在線選鋪、互聯網訂餐等既有服務基礎上,鐵路部門用好鐵路12306購票信息預填、起售提醒等功能,落實車票改簽新規,進一步改善旅客購票體驗;發揮學生和務工人員專區預約購票作用,保障重點群體順暢出行;用好鐵路12306消息通知機制,豐富信息服務內容和場景,及時向已購票旅客精準推送列車停運和變更信息,以便旅客合理安排行程;將“靜音車廂”服務拓展至72列動車組列車,廣泛開展“溫馨春運、文明相伴”主題宣傳活動,與旅客共建共享溫馨安靜的列車旅行環境。
山河錦繡、人民幸福是最溫暖的底色。在做好旅客運輸服務保障工作的同時,鐵路部門加強貨物運輸組織,加大重點物資保供力度,全力服務經濟運行持續好轉和人民群眾生產生活。
——全力保障關系國計民生的重點物資運輸,國家鐵路日均裝車16.31萬車,全國371家鐵路直供電廠存煤平均可耗天數持續穩定在20天以上。鐵路部門主動與發電、供暖企業加強對接,動態掌握煤炭庫存和耗煤情況,用好大秦、浩吉、瓦日、唐包等主要煤運主通道能力,對發電供暖用煤需求充分滿足、應裝盡裝,點亮萬家燈火,用心守護萬千百姓的“民生溫度”。
——加快推進鐵路現代物流體系建設,國鐵集團在全國規劃的39個鐵路物流中心全部掛牌成立,試點推出鐵路物流金融服務,開展“總對總”戰略合作。
——雅萬高鐵書寫中印尼共建“一帶一路”合作的嶄新篇章,中老鐵路黃金大通道效應持續釋放。春運期間,中老鐵路發送跨境貨物59.8萬噸,同比增長44%,為區域繁榮發展注入了新活力。
——中歐班列開行數量強勁增長、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蹄疾步穩。春運期間,中歐班列累計開行2001列、發送貨物21.5萬標準箱,同比分別增長11%、12%;西部陸海新通道班列發送貨物7.7萬標準箱,同比增長4%,讓發展的紅利惠及沿線各國人民。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