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14日上午,由青島東湖綠色節能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青島東湖綠能研究院”)承建的青島地鐵(3號線)光伏改造項目順利并網發電,并于當日在青島地鐵安順路車輛基地召開項目并網發電啟動儀式。
項目并網發電儀式在青島地鐵集團有限公司設備部副部長蘭慧峰,青島地鐵運營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謝鵬程、運營三中心副總經理魏子寧,青島東湖綠色節能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長趙宏宇,以及相關政府官員和合作企業負責人的見證下順利舉行。
該項目在安順車輛基地7.67萬平方米庫區屋頂上,加裝光伏發電系統,是“車輛段+綠色發電”在軌道交通的實際工程應用,也是青島地鐵目前為止完成的裝機容量最大、發電量最大的分布式光伏項目,進一步推動了可再生能源在城市交通領域的工程應用。
項目于2023年8月7日開工,歷時三個月完工,總裝機容量5.93MW,年均發電量640萬度,年均減排CO2約 6360 噸,相當于34余萬棵樹一年二氧化碳吸收量,具有顯著的示范作用和社會效益。
項目的順利發電并網標志著項目已順利建成,是一個新的起點,高質量地完成項目建設任務、保障項目穩定可靠的發電,是青島東湖綠能研究院的責任,青島東湖綠能研究院將繼續保持和發揚團結拼搏的工作作風,再接再厲,扎實工作,切實做好后續運行維護工作。
除光伏發電,青島東湖綠能研究院還有依托湖北東湖實驗室院士科研團隊核心技術的飛輪儲能系統、永磁牽引系統、新型能源管理系統,也正逐步為軌道交通、電力系統、公建節能等行業提供優質、完善的綠色節能綜合解決方案,更好地助力各行業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