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評選山城重慶“8D魔幻”交通中最具特色的一種,那絕對是重慶軌道交通。江水上、懸崖邊、高樓旁,列車呼嘯而過,這些飛馳的“鋼鐵巨龍”也承載著孩子們對軌道交通世界的好奇心。11月11日,由江北團區委、江北區少工委、江北區青少年活動中心聯合開展的“行走的課堂‘城市穿梭·軌道交通大探秘’江北區青少年科技主題研學活動”舉行,來自江北區的30名青少年通過實地參觀城市軌道交通與鐵道交通科普基地,了解我國軌道與鐵道交通的發展史,學習安全乘車知識,體驗軌道模擬駕駛,從中領略科技魅力,提高安全自護意識,促進健康成長。
在軌道小課堂中,青少年在研學導師的帶領下實地參觀了軌道實訓基地,認識了受電弓、屏蔽門、道岔等鐵道知識,了解火車、高鐵及軌道交通發展歷史,并學習安全乘車知識,樹立起安全自護意識。
隨后,在軌道大探秘環節,孩子們變身軌道工作人員,體驗軌道交通購票、入閘安檢、旗語手信號等,模擬真實的軌道交通工作場景,學會高效合作與分工協作。
最后,在軌道游山城體驗活動環節,孩子們走進軌道交通駕駛實訓室,參觀生動的“沙盤”場景演繹,學習體驗機車、高鐵與地鐵等不同軌道交通制式的模擬駕駛。
“一段沉浸式的科技體驗探索之旅,讓每個孩子真實感受到軌道交通科技的進步和祖國日新月異的變化,從中增長見識、拓寬視野,從小樹立對祖國交通事業奮斗的遠大理想。”江北團區委相關負責人表示,接下來將繼續針對青少年的身心特點,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科技體驗研學活動,讓青少年走出家門、開闊視野,在活動中感受科技的魅力,在心中埋下一顆未來科技夢想的種子。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