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由公司承施的重慶市市郊鐵路璧山至銅梁線工程全控制性工程–云霧山隧道斜井工區出口端與出口工區順利貫通,標志著璧銅線的建設進程邁入了新的階段。
璧銅線作為重慶市主城區都市圈首條市郊鐵路,全長37.51公里,串聯了璧山、銅梁地區,項目建成后,銅梁至璧山只需要28分鐘,至主城核心區只需40分鐘,從而促進了渝西片區加速融入主城區都市圈一體化進程,對優化城市發展格局具有十分重要意義。
云霧山隧道工程位于重慶市銅梁區與璧山區交界處,全長5810米,最大埋深約343米,設計時速140千米/時。隧址區屬地質構造影響較嚴重區域,施工過程面臨斷層破碎帶、采空區、巖溶及煤層瓦斯等不良地質條件,極易發生滑坡、崩塌、涌水等事故。
項目團隊自進場以來,始終堅持以技術為龍頭,以計劃為先行,以管理為主線,實行以項目經理為核心,明確分工,責任到人,層層包保的管理體系,科學制定施工方案,合理調配各類資源,精心部署各分項施工任務,嚴格按照市郊鐵路隧道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標準驗收,最大程度保證了工程質量。
為保證隧道安全順利開挖,項目部攜手山東大學、中國礦業大學(北京)等各方專家,圍繞各種復雜地質條件組織多方會議并進行動態設計和施工,采用先進超前綜合預報技術和靶向注漿加固措施保證了施工的安全高效。此外,項目還邀請了隧道專家成立應急小組,及時制定方案、預案,確保施工安全。
此次隧道出口至斜井段的貫通,極大地激發了全體參建人員的工作熱情。目前,云霧山隧道工程總掘進4836米,已完成83.2%的掘進工程,下一步,項目團隊將以此為契機,乘勝追擊,為圓滿完成2023年生產目標和全力打贏云霧山隧道2023年全線貫通攻堅戰努力奮斗!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