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浙江發改”消息,5月21日,浙江省發改委黨組書記、主任孟剛主持召開專題會議,研究《杭州市城市軌道交通第四期建設規劃(2022-2027)》《杭州都市區軌道交通規劃》編制工作。
5月16日,孟剛主任主持召開專題會議,研究杭州軌道交通、建設現代基礎設施體系有關工作。
一周之內,兩次召開會議研究杭州地鐵相關工作,杭州地鐵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不過目前來看,有關杭州地鐵四期,仍停留在兩條消息。一條是5月曝光的總里程171.5公里的網傳圖;一條則是官方3月出臺的文件,杭州地鐵四期擬上報里程為200公里左右。
目前普遍認為171.5公里版本可信度比較高。
新建線路:
根據網傳擬上報方案,杭州地鐵四期建設規劃中,將新建3條線路,包括12號線一期、15號線一期和18號線一期,共121.5公里。
12號線一期(雙浦車輛段站-東西大道站):
本工程由北段和南段組成。北段線路起于美院象山站(不含),終至東西大道站,主要沿美院南路、麗景路、留泗路、葉埠橋路、白龍路、高教路、站北路、規劃金星路等道路敷設,線路全長31.3km,全為地下線,設17座車站,新建1座車輛段和2座主變;
南段起于雙浦站(不含),止于雙浦車輛段站,主要沿科海南路敷設,線路長1.7km,全部為地下線,設車站1座。
15號線一期(亞太路站-崇賢站):
線路起于蕭山亞太路站,止于余杭崇賢站,主要沿蜀山路、博奧路、湘湖路、金雞路、明星路、盈豐路、飛虹路、三新路、景芳路、華池南路、環城東路、紹興路、東教路、拱康路、崇杭街等道路敷設,線路長約40.5km,全為地下線,設車站30座,新建1段1場、2座主變。
18號線一期(義橋站-世紀大道站):
線路起于蕭山義橋站,終至世紀大道站,主要沿時代大道、天馬路、江暉路、江漢路、甬江路、始板橋直街、凱旋路、機場路、明石路、九華路、星河南路等敷設,線路長48.0km,全為地下線,設19座車站,新建1段1場、2座主變。
延伸線路:
根據網傳擬上報方案,杭州地鐵四期建設規劃中,將延伸6個項目5條線路,包括3號線東延、4號線三期、5號線西延、9號線北延、10號線二三期,共50公里。?
3號線東延(星橋站-星光街站):
線路起于星橋路站(不含),終至臨平星光街站,線路主要沿天都大道、世紀大道、東湖路等道路敷設。線路長約7.5km,全為地下線,設車站5座,不新建段場和主變。
4號線三期(池華街站-連具塘站,浦沿站-聞堰站):
本工程由西延段和南延段組成。
西延段起于池華街站(不含),終至連具塘站,主要沿西園路、燈彩街、墩余路、荊大路、蘇嘉路、良亭港路、西姚港街等敷設,線路長約12.3km,設車站10座;
南延段線路起于聞堰站,終至浦沿站(不含),主要沿浦沿路、萬達北路、萬達中路等敷設,線路長約5.0km,設車站4座。不新建主變,新建1處停車場。
5號線西延(之江實驗室站-老余杭站):
線路起于之江實驗室站,止于老余杭站(不含),沿智一路、鳳新路敷設。線路長約4.8km,全為地下線,設車站2座,不新建段場和主變。
9號線北延(龍安站-塘棲站):
線路起于龍安站(原昌達路站),終至塘棲站,主要沿荷禹路、康泰路、興超路、綠蔭街敷設。線路長約9.6km,全部為地下線,設車站5座,不新建段場,新建1座主變。
10號線二期(逸盛路站-仁和南站)、10號線三期(仁和南站-仁和北站):
10號線二期線路起于逸盛路站(不含),終至仁和南站,主要沿港虹西路、仁和大道敷設,線路長5.8km,全為地下線,設車站3座;
10號線三期線路起于仁和南站,終至仁和北站,主要沿仁和大道、啟航路敷設。線路長約5.0km,全為地下線,設車站3座,不新建段場和主變。
按行政區劃分:
按網傳方案,擬上報的171.5公里杭州地鐵四期共涉及8條地鐵線路,新建地鐵站共99個。
線路最多的前三個區為余杭區(4條線)、臨平區(4條線)、蕭山區(3條線);
站點最多的前三個區為余杭區(26站)、蕭山區(22站)、臨平區(16站)。
需要指出的是,以上線路圖及統計均非官方發布,以最終批復線路及站點設置為準。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