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中國鐵路烏魯木齊局集團有限公司獲悉:10月24日,蘭新鐵路集中修工作完成,經過歷時一個半月的“保養”后,蘭新鐵路線路基礎得到進一步鞏固。
鐵路“集中修”就是在鐵路線路一定范圍內,集中人力和物力,在規定時間內,對達到使用壽命、老化、磨損的線路行車設備集中進行大中修和技術改造,以確保鐵路行車安全,保證運輸暢通。
蘭新鐵路是進出疆的主要通道,客貨運量較大。隨著貨運量不斷攀升,新疆鐵路部門及時開展蘭新鐵路基礎設施檢修,全力提升線路質量,確保行車安全,為貨運增量提供硬件支撐。
此次蘭新鐵路集中修自9月8日全面啟動,新疆鐵路部門先后組織工務、電務、供電等多個系統13個單位開展聯合施工,共計投入5000余人次、大型養路機械及各類施工車輛400余臺,累計完成線路大型機械清篩77.52公里、線路搗固490公里、道岔集中檢修1015組、信號機集中檢修2729架等設施設備檢修維護多項工作內容。
新疆鐵路部門集中開行保障車輛,所有施工人員統一居住在“生活車”上,通過集中管理的方式開展聯合施工作業。同時,持續優化運輸組織,每日追蹤施工進度,安排專人分析協調集中修期間存在的各類問題,動態調整施工計劃,確保運輸生產、施工組織兩不誤。
“集中修全面開展以來,我們精調人員,由烏魯木齊開行多趟保障列車,組織拉運防疫、生產生活等必備物資,往返700余公里,為鐵路沿線作業的17個車間提供必要保障,同時按照屬地防疫要求,確保作業安全和防疫無疏漏。”中國鐵路烏魯木齊局集團有限公司烏魯木齊工務機械段辦公室主任劉彥禮說。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