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福建省人民政府網站發布消息,其中提到了福州地鐵第三期建設規劃的有關情況。
截至目前,福州、廈門兩市已開通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線路7條,運營里程達207公里。地鐵讓城市生活更美好,讓老百姓出行更便捷。近鄰變“緊鄰”,福建省正打造軌道上的美好都市生活。
該消息提到,在地鐵4、5、6號線和濱海F1快線建設中,福州對在建線路沿線站點優化設計、集約化用地,梳理出多個可開發地塊,例如濱海快線東升上蓋地塊、帝封江地鐵OCC等地塊。
地鐵集團全資子公司“置業公司”成功競得6號線橫港車輛段地塊,計劃打造福州首個軌道交通智慧產業園,閩都站億力宿舍零星地塊與濱海快線閩都站進行“站樓合建”。
福州在地鐵第三期(地鐵3號線、4號線二期、6號線西延、7號線、8號線、S1線)建設中“提前謀劃”,實現土地資源開發與第三期建設規劃“同步研究、同步設計、同步建設”。
《福建日報》刊發一則題為“打造軌道上的美好都市生活”的消息,也就意味著福州地鐵第三輪規劃設計線路已經明確。
地鐵第三輪規劃線路2024年起分批動工
根據2022年8月4日《世界軌道交通雜志》刊發的報道,福州地鐵集團黨委副書記、總經理楊建國在接受采訪時透露:為更好地支撐福州建設現代化國際城市的發展要求,啟動了新一輪福州城市軌道交通線網規劃修編。
將“打造以軌道交通為主的多種交通方式融合發展的綜合公共交通網絡作”作為出發點,加強城市軌道交通與高鐵、機場等重要交通樞紐間的聯系,進一步實現干線鐵路、城際鐵路、市域快軌、城市軌道“四網融合”,形成“一環兩核”網絡結構,呼應福州市“一主一副”國土空間布局,促進福州主城區與濱海新城等外圍組團緊密結合,推動新區發展、舊城改造、區域一體化發展等目標加快達成,更好地服務強省會戰略和支撐福州都市圈建設。
當前,新一輪的線網規劃(2035年和2050年)正在進行公示;第三期建設規劃方案也已經基本穩定,正有序開展報批,計劃2024年至2026年分批動工,2030年全部建成。屆時福州地鐵運營總規模將達到近380公里,基本符合福州市建設現代化國際城市的線網規模。
地鐵第三期規劃力爭年底前上報國家發改委
另據福州知名微博主@福州城市建設迷發布消息透露,目前福州地鐵集團正會同市發改委加緊推進第三期建設規劃的報批工作。
第三期建設規劃正處于省內預審階段,因建設規劃報批需完成14項前置專題編制及評審后方可上報,目前已完成3項配套專題專家評審。
因受近期疫情影響,其余專題評審時間還需進一步確定。地鐵集團將在評審完成,并結合審查意見對第三期建設規劃主報告及相關配套專題報告進行修改后,力爭年底前上報國家發改委。
福州地鐵第三輪線網規劃或涉6條線路
2021年12月10日,福州地鐵集團官網發布“福州軌道交通第三輪建設規劃線路沿線資源開發專項規劃編制服務項目招標公告”。
招標公告明確,重點研究第三期線網建設規劃6條線路,總長共約144.8km,包含7個場段。
根據相關媒體報道,福州市軌道交通第三期建設規劃線路初步按5條地鐵線路(3號線、4號線二期、6號線西延線、7號線、8號線)以及1條祥謙至福清的市域S1線,共6條線路總長約140公里,總投資約956億元的規模上報。
今年6月,《福州城市軌道交通線網規劃(2021年修編)》(以下簡稱《規劃》)獲得福州市人民政府批復,《規劃》中的線路圖明確了上述6條線路的走向。
福州城市軌道交通線網分為遠期規劃和遠景規劃。其中,遠期規劃至2035年,與正在編制的福州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的遠期年度保持一致,規劃重點范圍為福州市中心城區。
線網方案由16條線路組成(含F1線),總長約623km,其中市區線12條、約426km,市域線3條、約135km,城際F1線約62km。
遠景規劃展望至2050年,規劃范圍拓展至福州市域。線網方案由20條線路組成(含F1線),總長約783km,其中市區線13條、約462km,市域線6條、約259km,城際F1線約62km。
根據最新獲批的示意圖,3號線、4號線二期、6號線西延線、7號線、8號線、市域S1線具體線路走向如下:
1、地鐵3號線:從戰坂至福州西站,長度為34.8公里,車座26座,平均站間距1.39公里,功能為主城區骨干普線。
具體走向上,該線路由北到南,從戰坂出發,經過龍頭路、兒童公園/新店古城、南平路、省體育中心,取消經過福州火車站,沿五四路往南,與7號線換乘之后,經樹兜、湖東路、省立醫院、水部、南公園、達道、福機跨閩江,經過倉山浦上高宅,再次過江進入高新區海西園,經高新萬達、福耀科技大學、兩園科技園,最終抵達福州西站。
2、地鐵4號線二期:根據規劃,福州地鐵四號線為獨立環線,從半洲至半洲,長度為41.7公里,車座31座,功能為主城區環線—普線。
通過示意圖可以看到,福州地鐵4號線閉環線路從帝封江到半洲,主要走金山公園-洪灣路一線,最終形成閉環。
有業內人士表示,福州地鐵4號線是福州最有條件形成閉環的線路,目前沿線建成已經入住的樓盤包括泰禾紅樹林、華潤橡樹灣、融信白宮 、融信大衛城 等樓盤。
該線路建成后將方便洪灣中路片區沿線及其周邊居民群眾出行!
3、地鐵6號線西延線:地鐵6號線除了東調段之外,還將向西延伸至洪塘。根據之前規劃,6號線二期從倉山區潘墩站經白湖亭站、上渡、江南水都片區,最后直達到洪塘。
通過示意圖可以看到,6號線二期將與地鐵2號線、3號線、4號線、7號線、9號線實現換乘。
4、地鐵7號線:地鐵7號線從軟件園東至東嶺路,線路長度為23.5公里,車座16座,平均站間距1.57公里,功能為主城區南北向普線,這也是福州現有規劃13條地鐵當中,長度最短的一條線路。
通過示意圖可以看到,該線路從軟件園東出發,在銅盤路與地鐵9號線換乘,由西向東經過福州火車站,然后順著連江路往南走,分別與地鐵4號線、2號線、8號線換乘后,跨越閩江,再次與地鐵6號線延伸段、1號線、濱海快線換乘,最后經過老倉山片區和奧體片區,在東嶺路設站。
5、地鐵8號線:根據最新規劃,地鐵8號線從青岐至福州火車南站,長度為39.5公里,車座24座,平均站間距1.72公里,功能為主城區東西向及至閩侯快線。
通過示意圖可以看到,原先的規劃地鐵8號線途徑三遠片區、萬科金融港,跨過閩江,經海峽會展中心,最后到達福州南站。
此次獲批的方案,地鐵8號線在該部分線路走向有所微調。尤其是倉山段,取消在會展中心東側新建站點,與在建的地鐵4號線會展中心站換乘,然后沿三江口方向與6號線樟嵐站換乘,最后終點通往福州南站。
6、福清市域S1線:S1線從福州火車站至江陰港城,總長65.4公里,車站14座,平均站間距5.03公里。功能為主城區至福清快線,進城利用F1線。建議市域A型車。
通過線路圖可以看到,S1線實際上是通過目前已經在建的福州濱海快線(F1)祥謙站引出,一路向南經過閩侯青口、福清城區、福清站,最后延伸到江陰港城。
該線路在祥謙站除了與福州濱海快線(F1)換乘之外,還可以連接規劃的地鐵10號線。此外,該線路還有一段線路連接福州火車南站,被虛線標注,屬于彈性預留線路。
需要指出的是,福州地鐵第三輪規劃歷經多次變更,實際建設線路需以國家發改委批復及實際建設情況為準。
根據此次披露的具體線路來看,第三期建設規劃若最終成行,4號線就將構建獨立環線,市域線S1將直達福清,主城區更多區域將納入福州地鐵版圖。
此外,福州共有5段地鐵正在建設,分別為福州地鐵2號線東延線一期、福州地鐵4號線一期、福州地鐵5號線后通段、福州地鐵6號線東調段、福州地鐵濱海快線,在建線路總長約116公里。
在地鐵線路建設的同時,乘福州地鐵出行也更加便捷,28日,福州地鐵1、6號線梁厝站B1出入口就將正式開放,市民進出站將更方便!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