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上海市發改委在官方網站發布公告稱,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價格法》《政府制定價格聽證辦法》(國家發展改革委令2018年第21號)等有關規定,上海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擬于2024年9月2日組織召開制訂上海市軌道交通市域線票價機制聽證會。2024年底及以后開通的市域線,包含機場聯絡線、南匯支線、崇明線、嘉閔線、示范區線等。
上海機場聯絡線預計9月份開始試運行,年底前正式通車。此前,機場聯絡線以最高測試時速176公里引發關注,7座運營車站名字近日也定了,分別為:虹橋2號航站樓站、中春路站、景洪路站、三林南站、康橋東站、上海國際旅游度假區站、浦東1號2號航站樓站。未來,機場聯絡線的開通將使虹橋和浦東兩大國際機場的旅行時間縮減至40分鐘左右。
根據7月31日發布的公告,本次聽證會參加人由下列人員構成:消費者8名,申通地鐵集團2名,專家、學者2名,市人大代表1名,市政協委員1名,市國資委1名,久事集團1名,中鐵第四勘察設計院1名,市交通運輸行業協會1名,市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1名,共計19名。
消費者參加人通過自愿報名、隨機選取的方式產生,委托市消保委受理報名和隨機選取確定人選;如報名人數不足8名時,委托市消保委推薦產生。市人大代表參加人、市政協委員參加人、政府部門參加人、專家學者參加人、市消保委參加人由市價格主管部門邀請;申通地鐵集團參加人、久事集團參加人、中鐵第四勘察設計院參加人、行業協會參加人由市價格主管部門委托行業主管部門推薦。
本次聽證會還將設記者席,總人數不超過10名;設消費者替補席3名;同時,設旁聽席3名,委托市消保委在受理聽證會參加人報名的同時隨機抽選產生。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