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公共交通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簡稱“北京公交”)是以經營地面公共交通客運業務為依托,多元化投資,多種經濟類型并存的國有獨資特大型公交企業集團。為讓更多的人享受更好的公共出行服務,北京公交立足首都,服務京津冀,努力打造國內領先、世界一流的現代城市客運出行綜合服務商。
北京公交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以下簡稱工作站),在2020年經國家人社部和全國博管委批準設立,與全國知名高校博士后流動站聯合招收培養博士后研究人員。工作站以建設企業新型智庫和行業創新基地為目標定位,聚焦新理念、新技術、新模式、新業態,深耕公交智能調度、高級別自動駕駛等行業前沿,為服務決策、服務改革、服務發展提供智力和人才支持。現面向海內外公開招收2024年度博士后研究人員,相關事項公告如下:
一、招收對象
具有交通運輸、通信、信息、大數據技術、人工智能、計算機、投資、金融、經濟、財會、法律、安全、人力資源管理、企業管理等專業背景,有志從事城市地面公共交通研究、具有博士學位的優秀人才。
二、報名條件
1.擁護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和社會主義制度,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質和道德修養,遵紀守法,品學兼優,無不良記錄;
2.在國內外獲得博士學位且獲學位時間不超過3年,或進站后6個月內取得博士學位證書的2024年應屆博士畢業生,年齡在35周歲(含)以下(1989年6月1日后出生),身心健康,精力充沛;
3.具備扎實的理論基礎和專業知識,具有較強的科研能力和文字表達能力;
4.具備全脫產從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的條件;
5.具有團隊意識、開拓精神,責任心強。
三、研究方向
研究方向涉及智能調度、自動駕駛、線網規劃、安全、戰略、金融、財管、投資、人力資源等領域。申請進站的博士后研究人員可以根據自身專業優勢,圍繞地面公共交通痛點、難點、熱點問題,開展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的課題研究:
序號 |
領域 |
研究方向 |
1 |
企業 戰略 |
“出行即生活”新理念的實踐模式和路徑研究 |
2 |
地面出行服務平臺化運營模式研究 |
|
3 |
“公交+”商業模式和生態圈發展研究 |
|
4 |
地面公共交通企業“十五五”發展戰略研究 |
|
5 |
面向2035年和2050年的公交發展戰略研究 |
|
6 |
技術 應用 |
地面公交駕駛員畫像建模研究 |
7 |
自動駕駛公交商業化應用研究 |
|
8 |
兩網融合背景下北京公交線網發展策略研究 |
|
9 |
車輛充電的智能調度策略研究 |
|
10 |
基于大數據分析的公交線網優化研究 |
|
11 |
基于數據驅動的公交智慧運營關鍵技術研究 |
|
12 |
企業 管理 |
國有公益類企業大數據安全與數據保護技術研究 |
13 |
國有企業人才合理流動模式研究 |
|
14 |
大型公益類國有企業構建敏捷型組織研究 |
|
15 |
深化金融改革背景下的國有企業資產負債管理研究 |
|
16 |
有軌電車文旅融合的新發展模式研究 |
|
17 |
政策 法規 |
公交優先政策落地的現實困境與破解 |
18 |
國外公共交通政策法規比較研究 |
|
19 |
公交財政補貼、票制票價和自營收入良性循環機制研究 |
|
20 |
自動駕駛公交政策、法規、標準等現狀和發展趨勢研究。 |
四、招收人數
北京公交集團2024年度計劃招收2-4名博士后研究人員。具有國資國企改革研究經驗、政策研究經驗、行業研究經驗者,同等條件下優先錄取。
五、薪酬待遇
1.北京公交集團為博士后研究人員提供有競爭力的薪酬待遇,薪資面議。博士后研究人員享受通訊補助、餐補、交通補助、工會福利、企業年金、補充醫療保險、年度職工體檢等,具體標準在商議進站事宜時確定;
2.為博士后研究人員提供必要的研究條件,根據研究方向與內容,給予博士后研究人員項目、科研配套經費支持;
3.戶口落戶、配偶與未成年子女戶口隨遷等按照國家和北京市有關規定執行。
六、報名
報名時間自本公告發布之日起至2024年10月31日止。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