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廣東省人民政府網站發布了《廣東省貫徹落實國務院〈扎實穩住經濟的一攬子政策措施〉實施方案》。
《實施方案》逐項對標對表國務院部署的6個方面33項政策措施進行細化延伸,進一步梳理形成6個方面131項具體政策,加快發揮更大政策效應。
其中,在加快推動交通基礎設施投資方面,包括抓緊推進蓮花山通道前期工作,開展瓊州海峽跨海通道前期研究,支持廣州、深圳抓緊啟動新一輪城市軌道交通建設規劃報批,加快打造“軌道上的大灣區”等。
《實施方案》明確的交通基建任務有:
——完善大灣區經粵東粵西粵北至周邊省區快速通道,加快廣湛高鐵、廣汕汕高鐵、沈海高速公路改擴建等項目建設,開工建設合湛鐵路、瑞梅鐵路。加快深中通道、獅子洋通道、黃茅海通道等跨江跨海項目建設,抓緊推進蓮花山通道前期工作,開展瓊州海峽跨海通道前期研究。
渾然天成的湛江灣海底隧道。羊城晚報·羊城派資料圖
——加快廣州白云機場三期擴建、深圳機場三跑道擴建、珠海機場改擴建、惠州機場改擴建等重大機場項目建設,抓緊推進珠三角樞紐(廣州新)機場前期工作。推進沿海和內河港口重要港區專業化碼頭、深水泊位以及深水航道等建設,推動具備條件的港口引入疏港鐵路。
——加快推進深江高鐵全線開工和珠肇高鐵、廣佛環線等項目加快建設,推進廣州鐵路樞紐能級提升工程、深圳樞紐西麗站、廣珠(澳)高鐵、深惠城際、廣佛江珠城際等項目前期工作,支持廣州、深圳抓緊啟動新一輪城市軌道交通建設規劃報批,加快打造“軌道上的大灣區”。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