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車坐著真舒適,而且寬敞,菜籃子再也不擔心沒地方放了;關鍵價格實惠,由原來的8元車費降到現在3元,我們老百姓是最大受益者 ,感謝政府”……車廂里的乘客你一言我一語高興地談論著。這一幕發生在4月29日該區團林至何場試開通的農村客運公交化模式新能源大巴車廂里。
路修好了,車票價格什么時候能降下來?成了團林鋪鎮何場村村民最關心的問題。隨著2021年全區四好農村路建設達標,村村都通了柏油路,通行條件得到明顯改善,農戶出行頻率也越來越高。為解決長久以來因燃油車成本高、空載率高,從業人員為了減少損失而降低發車頻次導致農村居民出行不便的問題,掇刀區交通運輸局結合全區“四好農村路”示范縣建設,從3月中旬起,積極與符合行業安全資質和運營資質的運輸單位溝通,經過前期市場調研、線路談判收購,最終引進確立了荊門市學安接送服務有限公司為掇刀區農村客運公交化模式運行試點企業。
目前,原團林至何場4臺燃油中巴車已全部退出農村客運線路,新增4臺新能源電動車代替原有燃油車,票價由8元降為3元。4月29日和30日兩天試運行期間將免費接送團林至何場沿線居民。
接下來,區交通運輸局將逐步完成農村客運公交化改造,將燃油車更換為新能源電動車,在票價3元的基礎上參照公交福利優惠政策執行。2022年底,全區力爭在麻城、團林新建兩個集農資、農副產品、電商快遞、生活快消品等于一體的鄉村綜合運輸服務站(客運站),全力助推掇刀區鄉村振興。(廖亮 呂楚揚 雷艷華 何夢雪)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