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8日,太原公交電車分公司一車隊專門設置“抬頭族專座”的822路公交車開始運行。
令人耳目一新的“抬頭族專座”設在車廂后門附近,旁邊的車窗玻璃上還張貼著“窗外風景獨好”的宣傳畫,提醒乘客乘車時放下手機,多看看窗外的美景,盡享健康生活。不少乘客都對新設置的“抬頭族專座”很感興趣。
乘車時看手機的危害很大,除容易坐過站、遺落物品外,還對健康有害。在車廂內設置“抬頭族專座”,既能提醒乘客保護視力,倡導健康生活,還能讓大家關注城市的美,感受發展的魅力。這就是“抬頭族專座”設置的出發點。
隨著網絡時代的到來,智能手機日漸普及,“低頭族”成為了一種社會現象,不管是工作的時候還是生活的時候,不管是走路的時候還是逛街的時候,不管是在單位里還是在家庭里,人們已經成為了“手機的俘虜”。親人之間少了溝通,同事之間少了交流。某地一公益組織曾開展了一項倡議活動:星期天關機1小時。可是,這項活動的結果并不美好,參與體驗者,不少人僅僅掛機30多分鐘就感到“十分焦慮”“十分恐懼”,似乎生活在遠古時代里。
現代科技的進步便捷了我們的生活,但是現代科技的介入也擾亂了我們的生活,手機還能不能放下?這是一個擺在我們所有人面前的一道考題。不管怎么說,我們都該為“走出手機的枷鎖”去嘗試去努力。很顯然,太原市公交公司設置的“抬頭族專座”就是一種有益嘗試,也是一份美好期許。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