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時4年,勝利貫通!6月4日,集寧經大同至原平高速鐵路施工難度最大的控制性工程——恒山隧道實現勝利貫通,為后續鋪軌等施工打通了最后瓶頸,為線路年底具備通車條件奠定重要基礎。
集大原高鐵由華遠陸港集團作為山西省出資代表人與國鐵集團共同出資,大西客專公司代建,北接內蒙古自治區烏蘭察布市,途經我省大同市、朔州市、忻州市,并入大西高鐵,與張大、鄭太及在建的雄忻高鐵連接,是我國“八縱八橫”高鐵網呼南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全線新建線路約270.808公里,其中山西段約197.134公里,線路設計時速250公里。
恒山隧道位于朔州、忻州兩市交界處,全長14.76公里,為單洞雙線隧道,是地質條件極為復雜的Ⅰ級高風險隧道。恒山隧道勝利貫通后,集大原高鐵全線橋隧建設告一段落,軌道鋪設、接觸網架設等工程將全面加速,力爭年底具備通車條件。屆時,集大原高鐵將成為連接南北、承接東西的又一條快速通道,為山西、內蒙古加強與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深度對接,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的現代交通運輸體系支撐。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