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河北保定網友通過人民網領導留言板咨詢,保定停運的公交線路是否還有望恢復?如果恢復要等到什么時候?什么時候購買新公交車?現在韓莊街唯一一輛18路公交車一直停運,出行沒公交車可坐。
保定市公共交通有限公司之后回復稱,自2020年初新冠疫情發生以來,公交客運量驟降,公交運營收入不足正常經營的30%,并始終處于低迷狀態,公交公司經營資金異常緊張,同時首批購置的純電動公交車動力電池已超出質保期限,存在安全隱患,已不具備安全運營條件,被迫全部退出營運,公交運力安排受到了嚴重影響。
保定市公共交通有限公司表示,公交公司只能根據現有運力情況,重新統籌調整線路車輛配置,以向客流集中線路傾斜、向上下班高峰時段傾斜為原則,最大限度地保障更多的市民出行。以公交目前經營現狀,暫無力恢復包括18路在內的臨時停運線路運營,在公交運力、財力允許的情況下,公交公司需優先考慮恢復市區內臨時停運的23條線路保證市民正常出行需求。
澎湃新聞注意到,去年11月,保定市公交公司曾發布公告稱,受疫情持續反復影響,市公交公司經營舉步維艱。為了緩解企業經營壓力,公交公司于11月15日起對7路、26路、36路、38路、53路、105路、108路、207路等8條線路采取臨時停運措施。
市公交公司當時表示,由于公交客流持續下滑,客運收入斷崖式下降,成本居高不下,經營資金幾度斷檔,只能采取融資、拖欠費用等方式勉強維持,且融資資金已所剩無幾。同時因電車燃料電池、燃氣車超使用年限等問題近900臺公交車輛已不具備安全運營條件,被迫全部退出營運,公交運力安排受到了嚴重影響,以公交目前經營現狀能保證現運營狀況已實屬不易。
今年2月,保定公交公司又對外發布消息稱,公司克服經營困難和運力嚴重不足的實際情況,將全部可用運力最大化輸出,調整后公交主干線高峰時段發車間隔將控制在12至15分鐘之間,其它線路各時段發車間隔也相應調整縮短。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